阅读历史 |

第八十四章:苏泽顿悟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也是为何还未宵禁,他们便守着城门不让人出去的原因。

提前一点时间封锁城门也不是什么大事,遇到了肥羊能捞一笔是一笔。

一般情况下其他人都会吃了这个哑巴亏,乖乖给他们送上一份银子,可偏偏他们遇到了苏泽。

苏泽根本懒得和这些人多费口舌,直接将那块东宫的牌子扔给了守城门的百户。

他也没心情教训一下这狗眼看人低的百户,因为他知道教训了一个还有另一个。

就算他今日教训了这个百户又如何,根本解决不了大明官场上逐渐开始风靡的贪污腐败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时今日这百户敢敲诈勒索来往城门口的行人,明日指不定还敢干出什么事情来。

也就是当今陛下朱棣还算贤明,压得住下面的人,下面的人还不敢肆无忌惮的伸手罢了。

等到了以后,整个大明各种贪污腐败的现象那就更加严重了。

什么冰敬,炭敬,还有雅贿在大明官场上屡见不鲜。

洪武皇帝朱元璋杀贪官杀的那么狠,都没能彻底杜绝着这种不良风气,苏泽虽然看不过眼这种风气,但暂时他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解决。

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管理员,身上还挂着一个太孙亲军指挥使的头衔,手上根本没有实权。

人生就是如此,事事多有无奈。

百户接过牌子先是不以为意,等看清了牌子上字之后顿时脸色一变。

他知道这次是踢到了铁板,连忙点头哈腰的招呼着人让开了路,恭恭敬敬的目送苏泽出了城门。

行至城外,苏泽扭头望去,大开城门的京城就像是一头卧倒在大地上的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欲要择人而噬。

“驾!”

苏泽嗤笑一声,也不知在笑这世道还是笑之前那个看守城门的百户,一拍马背扬长而去。

等回到家中之后,苏泽将太子妃赏赐下来的首饰递给了苏幺幺,接着便一头钻进了书房。

苏幺幺一开始还挺开心的,毕竟这是太子妃赐下来的,她虽不爱首饰但也知道这其中的价值。

可等到她发现苏泽将自己锁在书房的时候,她便一点都开心不起来了。

“少爷,你怎么了,你开开门啊!”

苏幺幺焦急的在书房外拍门呼喊,结果房中没有半点声音传来,只有一盏油灯的微弱光亮透过门缝照了出来。

苏泽将书房的门反锁,任由苏幺幺如何呼喊都不做回应。

苏幺幺急得六神无主,连忙喊来了跟着苏泽出去的苏五。

“少爷怎么了,为什么出去了一趟就这样了?”

苏五看了看紧闭的书房门口,有些茫然的摇了摇头。

刚刚少爷回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他也不知道苏泽为何突然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面。

苏幺幺急的跳脚,可她又不敢不经过苏泽允许贸然闯进苏泽的书房,于是她有些委屈地蹲在地上小声呜咽。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哭,可她就是见不得苏泽不开心。

苏泽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呆着,和谁都不说说话。

小小年纪,从未经历过太多的她想不明白,可她见到苏泽不开心就是没来由的有些伤心。

苏五抿了抿嘴唇,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站立在书房的门口当门神,守护着书房里的苏泽。

书房里的油灯亮了一整晚,苏泽彻夜未眠,书房外面的苏幺幺和苏泽也跟着守了苏泽一整晚。

当拂晓降临,天空泛起鱼白,苏泽才从书房中走了出来。

“吱呀!”

听到门开了的声音,苏幺幺和苏五连忙抬头望去。

当看到苏泽的第一眼的时候。,苏幺幺险些惊叫出声,苏五愣在当场。

只见苏泽披肩散发,衣衫不整,神色憔悴,双眸中布满了血丝。

苏五下意识地往书房中看了一眼,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张写满了字的纸张堆满了书房。

所有的纸上都只写了一个“杀”字,让苏五莫名的有些心惊胆颤。

苏泽看向苏五,伸手揉了揉苏幺幺的头,涩声说道:“小五,明日开始我和你们一起训练。”

苏五还未从刚刚惊颤的情绪中回过神来,只是呆呆地点了点头。

苏泽轻笑一声,眯眼望向天空,轻声呢喃道:“天亮了!”

他昨晚冥思苦想了一整晚,要怎么才能彻底杜绝贪污腐败呢,要怎么才能实现他心目中的所思所想呢。

想来想去,也只有杀罢了,杀尽一切反对者,杀尽一切挡在路上的敌人,杀到天下无人敢贪,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海晏河清!

以前他想着做个读书人挺好的,辅佐朱瞻基一样能实现他心目中的抱负。

可经历了昨晚的事情他想明白了,与其寄希望于别人,还不如寄希望于自己。

读书人最多也就坐到内阁首辅的位置,可做到了内阁首辅又如何,还不是要受制于皇室?

若是某天老朱家翻脸了,朱瞻基不和他并肩作战了,难道他还能放弃不成?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当读书人,当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好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

前方无路那就杀出一条血路来,就算是逼也要逼老朱家和他一起走下去。

苏泽遥遥望向京城,望向皇宫方向,微微凝神,有些疑惑。

陛下,你也是想到这一点才会让我去练兵吗?

你也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吗?

你也知道我和太孙想做的事情需要杀出一条血路,才会提前为太孙铺路吗?

苏泽觉得他愈发看不透那个老人了,不,应该说他从未看透过。

似乎老人早就想到了日后会有人头滚滚的那么一天,才会未雨绸缪的为朱瞻基组建亲军。

镇国卫

朱瞻基亲军的名字,让镇国卫自主研发火器,朱棣并未要求苏泽交出新式火器的制造图纸。

朱棣难道不知道新式火器比大明现在的火铳好吗?

可为何朱棣从未提过让苏泽交出新式火器,装备大明其他军队,而是只装备了镇国卫。

镇国卫就是朱棣给朱瞻基留下的一把刀,他只是执刀人罢了。

以前苏泽并未深思,如今想来却是有些细思极恐。

苏泽之前不明白朱棣为何点名要镇国卫参加开春之后的北征,一支刚建立的卫所,用得着这么急着上战场吗?

现在苏泽倒是多了一些想法,若他所料不差,北征之后,镇国卫将会扩军。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是那位老人为了他孙子未雨绸缪铺路罢了,可谓是用心良苦。

苏泽沉吟半响,晒笑一声,他不信朱棣能算到一切。

若是朱棣算不尽一切,那其中他能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朱棣想让他成为朱瞻基手中的一把尖刀,那就得用好了。

刀不仅能伤人,用不好还会伤己的。

以前苏泽不会做此想,那样他会觉得对不起朱瞻基的信任,可现在他的心态发生了一些转变。

大明想要变革,朱家皇室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

而他不能总想着依靠皇室来推动变革,他自己必须也要掌握足够的话语权才行。

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皇室也是他需要抗衡和甚至推翻的。

一切封建的,腐朽的,落后的制度都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在君与民之间,苏泽选择站在了民的那一边。

大明可以继续有皇权,可皇权不能挡住大明前进的路。

苏泽枯坐书房一整晚,一朝顿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