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一章:永乐!永乐!永乐!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一场大雪便让京城周边多了数万流民,一次查贪腐便拿下官员上百人,文武百官随随便便便能捐出上千亩地,百姓却无地可耕,国库却无钱可用,何其可笑?”

“至于臣怕不怕死”

说到这里,苏泽晒笑一声。

“以前怕,总担心陛下你一刀把臣给砍了,吓得臣都打算连夜带着一家老小去海外找个岛当岛主了。”

“可陛下你见过了清风县的那一切,没选择杀臣,其实臣心里就没那么怕了。”

“陛下你要杀臣早杀了,何必等到今日?”

朱棣嗤笑一声,冷哼道:“朕早知你不是什么好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对朕毕恭毕敬,实则心中对朕没有半点敬畏之心,怎么,今日不装了?”

“是不是觉得这里就你和朕两人,你不用担心了?”

“可你总是要下去的,除非你现在杀了朕,可是你敢吗?”

苏泽跨着脸,面无表情的看着一脸戏谑的朱棣,有心想给老爷子一拳。

这张脸怎么看怎么讨厌啊。

你特么说的是人话吗?

搁这儿钓鱼执法是吧?

老子杀了你,下面那么多禁卫等着呢,真当老子是愣头青啊?

“不敢。”苏泽闷闷的回道。

朱棣哈哈大笑,手指着苏泽笑骂道:“你若是真有这份心,朕倒是佩服你几分,可你连这份心都没有,不觉得好笑吗?”

“是挺好笑的,嘴上再怎么说不怕死,可还是惜命的很。”

苏泽皮笑肉不笑,反正是彻底躺平摆烂了,他也摸不清朱棣到底是什么心思。

朱棣没再看苏泽,转而扶着吊篮的边缘,目光遥遥地看向远方,神色中有些感伤。

“你说的对,人总是会死的,任何人都不能免俗。”

“大明此时看起来国力蒸蒸日上,日渐兴盛,可实际上却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经不起折腾。”

“可朕没时间了你知道吗,年龄大了,日渐力不从心了。”

“所以朕没杀你,想着留着你辅佐瞻基,朕老了,瞻基还很年轻。”

“若不是瞻基,朕不会允许你这样的人活在世上的。”

老人站在吊篮中,眺望远方,神色萧索。

苏泽欲言又止,被朱棣挥手打断,老人接着说道。

“你让朕想到了道衍,他和你是一类人,胆大包天,野心勃勃,都是自命不凡之辈。”

“他当日带着一顶白帽子跑到本王面前来,大逆不道的说奉白帽著王。”

“白字加王字,可不就是皇吗?”

“哈哈哈,父皇当时还活着,你说他是不是大逆不道,胆大包天?”

“朕当时听到都不敢相信,大明居然有如此胆大包天之徒!”

“可后来,朕和他携手做成了,一场奉天靖难,朕真的坐上了那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位子!”

“朕也不为自己什么借口,朕就是想坐那个位子,并且一定比建文小儿做的更好!”

“朕这些年呕心沥血,一刻都不敢懈怠,就是为了向天上的父皇证明,朕比建文更适合接他的班!”

“朕这一生,犯过大错,立过大功,几十年战战兢兢是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

“有人骂朕是窃国贼,有人骂朕是穷兵黩武,花钱如流水,从不爱惜国力和民生。”

“后世人不知道我宵衣旰食,在战场上爬冰卧雪。”

“修故宫,天子守国门,筑长城,御敌于外!”

“征漠北,出兵安南,下西洋,开疆拓土,四海宣威!”

“编撰永乐大典,搜集古今奇书,为后世子孙造福!”

“你说,以我这个年龄,上马杀敌,下马治国,那个帝王比得了我?”

“什么十殿阎罗,八府判官,千古骂名,朕都不在乎!”

“这天下根本没有什么神仙,朕即天子!”

“一世命即万世命,是非功过留待后人书!”

老人遥视远方,背负双手,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虽未披甲却霸道无边,说不尽的风流。

苏泽看着眼前这个不怒自威的老人,怔怔出神。

永乐!

永乐!

永乐!

无论历史上如何记载他得位不正,他都是一手开创了永乐盛世的永乐大帝,后世人都抹不去他一生的功绩。

永乐一生,有大错,也有大功!

得位不正,弑侄上位。

穷兵黩武,不顾国计民生,百姓苦于战乱。

可他五征漠北,打到斡难河边,封狼居胥,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编撰永乐大典,永乐大典近四亿字,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万册巨帙。

六下西洋,大明的军队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宣威四海!

郑和下西洋时隔八十七年后,才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九十三年后,达伽玛才发现新航路,一百一十六年后,麦哲伦的船队才离港出航。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

正如英国李约瑟教授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描述:当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十五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一幅中国人在海上远航的图景,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郑和下西洋。

而这一切都是永乐不顾文武百官质疑,全力推动的,可谓是开世界之先河!

无论他做着一切的初衷是为了什么,永乐都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苏泽怔神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讪笑一声干巴巴的说道:“陛下,那个容臣多嘴一句,如您一般的帝王,也许古往今来还是有那么几个的。”

他也知道现在说这个有些不合时宜,可老爷子吹自己吹的太过了,还古往今来只他一人,苏泽有些没脸看老爷子再吹下去了,再吹下去整个宇宙就他最牛了。

朱棣有些不悦的横了苏泽一眼,有心想把苏泽给从飞球上丢下去。

他也只是亲自上天之后有些感触。

世无神仙,朕即天子!

是非功过留待后人书,任谁都不能抹平他一生的功绩。

结果苏泽倒好,偏生非要多嘴一句,把气氛给全破坏了。

怎么着,只准你小子吹的天花乱坠,还不准老头子吹吹牛?

再说了,朕说了那么多,你小子到底听懂了没有?

朕希望你和瞻基如朕和道衍一样相辅相成,善始善终,而不是让你来挑朕的毛病的!

道衍今年去世了,他有些怀念道衍。

他看到苏泽就像是看到当年那个拿着一顶白帽子口出狂言的黑衣老和尚一般。

不是说此时的苏泽能比得上黑衣和尚,而是两人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

姚广孝在他父皇还活着的时候,屁颠屁颠的拿着个白帽子就找到了他,来了一句臣奉白帽著王。

苏泽在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在他面前说大明吃枣药丸,一样的口出狂言,一样的自命不凡。

道衍成功了,成功辅佐他坐上了那把椅子,两人相辅相成,有始有终,终成一段佳话。

他希望苏泽别学道衍一门心思想着造反,而是学道衍好的地方,辅佐君王,匡扶社稷,让大明变得越来越好。

既然你对大明的未来不看好,那你行你上,朕倒是想看看你苏泽到底能不能行。

结果苏泽压根没领会到那个意思,非要和他抬杠。

朕用得着你一个毛头小子来提醒朕?

朕都说了是非功过留待后人书,你特娘又不是后人,你多嘴个屁啊!

朱棣越想越气,左右寻了寻没寻到趁手的家伙,反手就是一巴掌呼在了苏泽的后脑勺上,当真是爷爷打孙子。

“竖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