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四章:天字号冤大头徐钦 (第2/2页)

加入书签

徐钦自己不得无诏进京,所以才派了徐三来接触苏泽,想要和苏泽搭上线,看能不能回到权力中枢。

信上的最后一句话写道:“今,苏乃是支涨不跌之优良股,应趁早入手,莫要观望,越早下手赚的越多。”

徐钦也是个妙人,听说京里现在最受达官显贵欢迎的就是股票和火锅,于是他也跟着学了股票怎么玩,还让人从京城里买了不少火锅底料回去。

为了弄会股票怎么玩,他还请了好几个饱学诗书的大儒来教他,结果那些大儒屁都不懂,气的徐钦想打人,还是徐三为了替主子分忧,在交易中心请了几个“投资顾问”,花了高价钱雇佣他们去南京。

这事苏泽也知道,毕竟那几个投资顾问也是清风县人,算是从金融学院出来的,虽然也就学了一两年,但在现在的大明高低也算是个“金融专家”了,炒炒股还是可以的,但不保证赚钱。

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苏泽还愣了愣,挠了半天头都想不明白徐钦想干嘛,请投资顾问也就算了,请三个半桶水干嘛,嫌银子太多了压手?

这不是纯纯二比嘛,这年头又没什么手机和电脑,网络都没有,从北京传信回去都多久了,尼玛的从京城传回南京,消息都过时了,还特么能炒股啊?

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炒过股的都知道,就算是内幕消息,那也得最新的才能赚到钱啊,都特么过时的消息了,还入场不是等着被割韭菜嘛,这不纯纯二比嘛?

现在京城里炒股的人,谁不是交易中心一开门就进去等消息的,去了什么都不干,一边吃早饭一边拿着交易中心发的小册子看,寻摸着要买什么股票,手里股票要不要卖。

除了交易中心敲锣的消息那是板上钉钉的真消息,其他的如交易中心发行的小册子中夹杂的“专家推断”,和道听途说而来的消息都是假消息,谁信谁傻。

徐钦那二货还想在南京炒股怕不是会把裤衩子都赔进去!

就算有真正的炒股专家,他特么也不能冥想炒股吧,靠着从京城传回去过时的消息还能赚钱,苏泽当场能把他腰间的金算盘给吃下去。

还别说,徐钦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他听那几个专家的话,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一个买刚发行的股票。

那几个金融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们和徐钦说,现在股票市场遍地是黄金,只要买原始股,傻子都能赚钱,因此买原始股那是包赚不赔的。

徐钦好奇之下传信给徐三,让徐三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原始股就买下来,还别说,真给徐钦踩到狗屎了,几支新发行的股票还真让那狗东西赚了个盆满钵满。

徐钦收到消息的时候嘴都笑裂开了,瞅瞅,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那几个大儒叽叽歪歪半天都讲不到正题上,张口就是子曰,听的他脑壳痛,曰你老娘啊,子活着的时候都没股票,他们啥时候说怎么炒股啦?

徐钦都想大耳刮子抽他们,看看人家专家,那叫一个专业,这才刚给他上了几天课,他就赚了不少银子,这才是专家!

不愧是苏泽的弟子,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徐钦对那几个高薪聘来的专家赞不绝口,一高兴赏了不少银子下去,把那几个专家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既然是清风县学校出来的,那么他们自然也是苏泽的学生,苏泽偶尔也会去上课,可他们几个是金融学院的吊车尾,成绩也就一般,只是很勉强到了拿到毕业证书的水准,只比那些肄业的好一点罢了。

真正的高材生也不会去交易中心给别人出谋划策,以此谋生了,而是去当操盘手,去操彩票的盘也好,操股市的盘也好,反正不会去当什么劳什子专家了。

不当操盘手也可以,也可以去苏泽手底下的产业帮着打理产业,不愿意打理产业的,也可以继续进学深造,总之不会沦落到要去交易中心混口饭吃。

说白了,他们几个就是考核不过被淘汰了的,本事是有一点的,但学艺不精,苏泽手底下的产业不收他们,而他们也不想继续深造了,想早点出来找活干,赚钱养家,于是就去交易中心考了个证,证明他们是懂股票的,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专家”混口饭吃。

交易中心现在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一般也就是受到那些达官显贵的雇佣,帮他们出谋划策,判断市场行情,讲解股票该怎么买,怎么卖,分辨市场上的真假消息,以此谋生。

因为按照交易中心的规定,持证人员是不能炒股的,连户都不能开,所以他们也就是靠着帮别人买卖股票,赚取佣金。

就算能炒股他们也没本钱,所以干脆给别人打工了。

在交易市场,他们三个水平也就是中规中矩,门道是懂一些的,股票和证券的交易知识上学也学过,能接受得了这种新奇的事物,在交易中心的考核上,他们三人分别考了61,62,63的“高分”,满分一百,擦着及格线过的。

因此在交易市场,这三个“专家”,“高材生”在带着雇佣他们的东家成功亏钱之后,很久都没找到下家了,直到徐三的出现,才让他们三人看到了曙光。

如果说是真正的金融学院高材生给徐钦讲课,那么就不会说出那么没脑子的话,屁的原始股都能赚钱,这玩意儿也得看情况好吧。

在金融学院上课的时候苏泽提到股票的时候明确讲过,股票看的是市场前景,原始股投资主要看中的是公司上市后获取投资的高回报。

只是现在股票市场还只是开始阶段,大明的股民们还不懂,除了听“专家”的就是自己琢磨,所以才会迎来一个“捡钱”的黄金时期,可等到股民们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了,那就不好忽悠,不是什么新发的股票都能赚银子的,也会亏本。

真正的懂行的人会告诉徐钦,要注意这一点,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分析新发股票的市场前景,不要闷头干。

可徐钦雇佣来的那三个半桶水压根儿就没想到这茬,所以才会那么说,加上真的赚了钱,徐钦就对此深信不疑了。

徐钦最好早点解雇那几个半桶水的“专家”,不然迟早要把魏国公府都给赔进去,裤衩子都没得穿!

无论什么行业,最忌讳的就是一知半解和不懂装懂了,徐钦自以为他已经学会了如何炒股,殊不知他雇来的“专家”都是学艺不精的差生,只是踩到了狗屎撞了狗屎运,才会歪打正着赚了银子。

要是不趁着高点把手里的股票给抛出去,一旦市场检验出来之后那几支股票不是优质股的时候,别说赚银子了,裤衩子都能亏没!

不过就算徐钦想抛出去估计也迟了,消息从南京传回北京,黄花菜都凉了。

股票跌了的消息传到了徐三的耳中,徐三再写信传回南京给徐钦,徐钦再询问一番“专家”的意见,再写信传回京城到徐三手里,再去抛售股票,这时间一来二去最快也得一个月了吧,黄花菜都特么凉了!

运气好的话损失还不大,只是少赚点,要是运气坏,那支股票垃圾的不能再垃圾了,再加上有人操盘,徐钦的银子就被套牢了!

徐钦无疑是合格的韭菜,人傻钱多就不说了,还喜欢不懂装懂,写个信都得卖弄一下自己的“专业”,纯纯牛马一个!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