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三月后 (第1/2页)

加入书签

“李大人,轮值的宫女与嫔妃到了。”

“让她们近前来,本官要亲自过问。”

不多时,一名满脸乌黑的宫女与两位容貌姣好的妃子来到何后母子的尸身面前。

董卓顿时双眼放光,看着两名嫔妃食指大动。

他早就想体验一番这些后宫美妇们的滋味儿了。

以前一直没有机会,这往后定要体会体会君王之乐。

虽说此前已经安排好一切,可吕布还是担心被看出破绽,目光灼灼的盯着三女。

张宁趁机用力掐了掐他硬实的后腰,恼怒的翻了翻白眼。

还当是瞧上了这些个明艳的大汉后妃。

不过这些妃子虽说生的明艳动人,可与何后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筹。

恐怕整个宫闱中论美貌能与何后一较高下的,只有已经被她鸩杀的王美人。

当年灵帝未死的时候,就因为刘协生母王美人,差点导致她后位不稳,甚至多次凭借着恩宠与其作对。

所以等灵帝一驾崩,何后立刻就将王美人杀害。

“你便是轮值的宫女?将太后与弘农王回宫之后,你所听到见到的一切,全部如实给本官说来。”

李儒目光发狠显得尤为毒辣瘆人,语气也满是威胁。

宫女吓得一哆嗦,赶忙将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

“禀大人,半个多时辰前,太后与弘农王回到长秋宫就将自己反锁在里面,奴婢与一众军爷在外守候看管,没多久就听到太后与王爷在里面嚎啕大哭……”

“太后一直喊着愧对皇族,愧对先帝等类的话语,弘农王则是一直在哭啼,没多大会儿就看到长秋宫内就燃起了熊熊大火,我们想冲进去,可火势燃起的太过迅猛,又未做防备,根本来不及……”

“大人,奴婢句句属实,不信大人可以去问那些守候的军爷,他们都听到了!”

李儒目光冷然,凝视着轮值宫女,看她吓得不轻才肯放过她。

这宫女说的倒是与前去汇报的禁军无二。

“你们三个看看这两具尸身,是你们平日里所熟识的太后与弘农王吗?”

李儒手指着两具焦尸,又淡漠道:“看清楚些,若看不清楚,你们的眼睛可就没什么用了。”

闻言那吓得哆嗦的宫女与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后妃,一个个都面如土色,强忍着惧意与翻涌的胃,几乎快要将脸都贴到焦尸上。wwω.ЪiqíΚù.ИěT

仔细从上到下打量着两具尸身。

可惜再怎么看也只剩下脸能看了,身体部位都被烧的无法辨认。

良久,三人互相对视几眼,却无人敢先言。

最终在两位妃子目光的警告之下,轮值宫女又被推了出来,带着哭腔道:“禀大人,奴婢看不出有何不妥,这确实就是太后与弘农王的尸体。”

李儒缓缓走到宫女身前,冷笑道:“来人!将这名宫女的双眼和舌头给我抠出来!”

“目不识主,胡言乱语,留你何用!”

宫女大惊,叫道:“大人,奴婢说的属实啊大人!求大人饶奴婢一命!”

“拖下去!”

李儒使了使眼色,侍卫会意立刻拖着宫女离远了去。

他又带着和善笑意,对两名嫔妃道:“这究竟是不是何后母子?”

平日养尊处优的嫔妃哪见过这手段场面。

当即惊的伏地求饶,颤声道:“李大人,这两具尸身皆毁,辨认不得,不过脸确实没问题。”

“何后脖颈处有一颗红痣,与尸体上的刚好对应。”

她们想不明白,这尸体究竟有什么好认的。

分明就是何后母子,任谁来看都是这般。

哪怕是先帝复活,都能认出这就是他的皇后。

“行了李儒,吓着咱家的美人儿了,你们退下吧,这里没你们的事,回去好生休养,记得好好沐浴一番。”

董卓也看不下去了,挥挥手让她们退走。

“眼下火势也渐渐控制住了,来人,将太后与弘农王的尸身好生照料,处理完后待群臣吊唁,再择日举行国丧。”

自家主子都发话了,李儒也实在没有理由进行勘察。

只当这母子二人真有那份骨气,引火自焚以谢列祖列宗了。

……

三个月后。

自从新皇登基,这三个月的时间倒还算平静,京城与天下都未再起大的波折。

仿佛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有几件事还是极为惹人注意。

第一个就是太后与弘农王自焚之事,惹得天下哗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事是出自国贼董卓的手笔。

至于所谓的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只是明面上的说辞而已。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已经成了一桩悬案,其背后的真实性不必去考究。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这个锅董卓不背也得背。

其次就是董卓为了树立威望,听从了李儒的建议,与天下名士交好。

重用郑泰与蔡邕等人,尤其是蔡邕,目前可谓是董卓麾下的幕僚之首,颇受信任。

但若论地位与谋主的头衔,李儒的头号交椅无可撼动。

不光是重用郑泰与蔡邕等老辈名士,甚至为了尽释前嫌,董卓还将逃到渤海的袁绍封为渤海太守。

逃往南阳袁氏老家的袁术被封为南阳太守。

包括以前那些个得罪过他的人,董卓几乎尽数给封了官职。

并且任用地方名士,为了投机拉拢,选拔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为各地太守。

由此十八路讨董的诸侯雏形在董卓手上成立了。

不得不说,董卓这一手还真是给自己挖了坑。

包括提出建议的李儒也没想到,这些由董卓施恩提拔的太守,将来会是讨伐董卓的主力军。

至于桃李满天下的卢植,则还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因与董卓政见不合,看不惯董卓乱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