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章 徐荣到来 (第2/2页)

加入书签

“哈哈!李儒啊李儒,你一向对吕布心怀警惕,咱家岂能不知?你也太小看咱家了。”

董卓手指敲击在桌案上,又笑道:“咱家虽说喜好享乐,可脑子清醒的时候也是有的,咱家虽有心用吕布,可也得看看你的意思。”

“毕竟你李儒,是不会害咱家的,对吗?”

李儒缓缓起身,朝董卓拱手,正色道:“主公明鉴!”

李儒对于董卓的观感,就像是后来许攸对袁绍的观感。

很佩服,但偶尔又会心里暗叹主公昏聩无能。

这两位主公其实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圣明的时候很圣明,犯糊涂的时候比天下第一傻蛋还糊涂。

像曹操、刘备这种人杰就不会大事犯糊涂,所以才能成为赢家。

“李儒啊,你真的认为华雄可以胜任统帅的位置?他这个人咱家再了解不过,勇猛非常,敢战敢冲,可做统帅并不合适。”

这也是董卓每每任用华雄,都是将其放在先锋位置上的缘故。

指挥大军作战,在董卓看来,自己手下也只有徐荣可以做到攻必克。

所以一旦有关乎前途存亡的大战,董卓会让徐荣指挥军队,自己则亲督。

若是短要评价一下。

平时西凉军以牛辅权力最大,战时徐荣才是临时总指挥,他的权力最大。

不管谁的权力大,都有一个共同点,离了董卓屁都不是。

只要董卓一声令下,说免就免掉了。

“主公,如今来看,除却华雄,也没人适合接替胡轸的位置。除非从别部空降一位,比如牛辅手下的四校尉……”

李儒提起牛辅与四校尉时,眼神不偏不倚的盯着董卓,观察着后者的脸色。

果然,董卓的脸色一瞬间变得犹疑起来。wwω.ЪiqíΚù.ИěT

“主公,华雄虽说不是元老嫡系,可战功也颇多,在普通士卒心中素有威望,足以领导胡轸所部。更何况……主公也该收收他的心了。”

李儒意有所指,眼神中意味难明。

“若是主公再不放心,大可派一稳重之人督华雄,与其共领本部兵马,也好辅佐华雄。”

董卓眸光深邃,然而他的重心却没放在李儒所说为华雄收心的言论上。

而是觉得派一人监督辅佐华雄可行,想着派谁比较合适。

“依你看,谁去辅助华雄比较好?”

“在下心中有两个人选,一是张济、二是李肃,这两人都可肩负此任。”

“哦?”

董卓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手指头毫无节奏的敲击桌案,仔细在这二人间来回考量。

此前牛辅火并吕布一事,董卓已经将前因后果了解的十分透彻,包括张济曾多加劝阻反遭呵斥打压。

张济也是凉州人,生于武威郡,早早就加入了西凉军,论资历甚至比华雄还早一两年,对董卓也忠心耿耿。

再加上张济也算是骁勇善战,同时还老成持重,是个好人选。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是牛辅手下四校尉之一,又刚遭李郭针对,被牛辅暗自打压,正是挑出来的最好时机。

“张济此人,尚好。至于李肃……李肃这厮没什么才干,军政谋都相对平庸,不可重任于大军之中,还是留在京城吧,看在招降吕布的面子上,咱家给他升个官儿当当。”

董卓刚下决定军中安排。

即刻有面带欣喜,行动慌张飞马快骑来报,大声道:“禀主公!徐荣将军领军十五万,已至本阵大营!待主公察望三军!”

董卓登时起身,大喝一声:“好!”

“哈哈!除了驻守凉州的段煨部五万军与驻守长安的董越部五万军,咱家的精锐已尽数齐至!大事将成矣!”

“来人!速派人马,将留守京中的将军们,全部召集至本阵大营!”

“另,命京中守军与皇宫禁卫,全部整装待命,将百官全都聚拢在承德殿!”

吩咐好一切,董卓眼神冰冷异常,冷声道:“李儒,少帝如何处置,可妥当了?”

李儒面无表情,淡淡道:“鸩酒已备,待主公前往承德殿,事成之后,在下亲自前往,永绝后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