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章 亚夫之风 (第2/2页)

加入书签

吕布亲自为徐晃解了束缚,又将其扶起,而后便自顾自坐回了主位上,用掌打掉酒坛坛盖,汩汩狂饮起来。

“唔哈~!酒不错,特别是这天寒地冻的,文远还特意将其温了一番,倒是有心了!”

吕布拎着酒坛子自言自语,竟丝毫不顾仍然伫立在一旁冷面相观的汉子。

二人大眼瞪小眼了好一阵,眼见着吕布就是没有开口的意思,徐晃脸色也是愈发不耐,同时喉结也是不断蠕动,盯着温热美酒望眼欲穿。

“吕布这厮究竟是何意思?当初放吾一马,冒着风险带来此地,今日终得相见,却又对吾不闻不问,仅仅是解缚便不曾理会……”

“奇也……怪哉……”

徐晃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此刻在吕布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虽平日自诩为绿林豪杰,山野粗人,可能运用所学击退飞熊军,又险些借助地利人和覆灭一支西凉铁骑,岂会真是粗人?

从被带入并州军营地那一刻起,他就知道,恐怕吕布是青睐自己,想行招募之举。

可内心却嗤之以鼻。

吕布弑杀对自己有恩的旧主,又想让自己投靠,无异于痴人说梦!

徐晃早已经决定,无论自己多么佩服吕布,无论他再怎么对自己施恩,都绝不会投效!

而另一方的吕布,虽说明面上目光全在那坛美酒上,可眼角余光却一直注意着徐晃的动作与神色。

当不经意间看到头戴白色头巾的汉子露出决绝目光,他的内心也不禁哂然一笑。

自古以来,招揽人才,当礼贤下士,才能功成。

这个道理,吕布当然懂。

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一方投靠,一方招揽,这件事实则是双向奔赴,所谓的解缚,好言好语相劝,赠礼施恩等等诸多手段,其实大概率是走个过场。

大家都心知肚明,给个台阶而已。

我给你台阶把戏做足请你投靠我,而你从一开始就有想来的意思,自然坦然接受,面子上大家都好看,也能传出一段佳话。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可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

首先,徐晃是个武人,并非士人,做出礼贤下士,把姿态放低那一套或许有用,但肯定不是那么的绝对。

其次,自己与徐晃之间的根源矛盾并未解决,而这个根源就在杨奉身上。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可惜这个系铃人已经躺在黄土里了。

从私下来说,吕布与徐晃并不存在其他矛盾,特别是最难以解决的立场上的矛盾。

徐晃出自白波军,本就是贼寇,跟随郭太杨奉四处劫掠为生,去攻打大汉的城池当根据地。

他们的行为与霸占司隶,侵占庙堂的西凉军,本质上差别不大。

因此,徐晃并不会因为董卓,或者西凉阵营的缘故去痛恨吕布,或者与吕布针锋相对。

也正因这一点,才让吕布看到了能够招揽徐晃的一丝可能性。

哪怕最后没能成功,大不了再杀了就是。

“还请将军……直言相告旧主杨奉之死!”徐晃实在按捺不住这冷场的氛围,每时每刻都让自己觉得如坐针毡!

吕布眉宇间浮现出一抹惆怅,拎起另一坛酒丢向徐晃,叹息道:“杨奉死在我的戟上,却并非我有意杀之,这一切都是郭太做的孽!”

徐晃额头青筋抽了抽,一巴掌将坛盖打碎,狠狠灌了几口,这才敢怒喝道:“将军!何故欺弄于吾!”

“公明!我只问你一句,你既是杨奉心腹至交,他生前可曾告知于你,郭太与他的矛盾!”吕布饶有深意的问道。

“这……”徐晃显然也知晓白波军出山与匈奴人合作之后,自己的旧主杨奉渐渐与一把手郭太产生了分歧。

他仍旧坚定的摇了摇头道:“虽有矛盾,但应该还不至于生死相向……”

吕布一脸严肃的盯着徐晃道:“你确定?”

“……”徐晃沉默。

这他如何能够确定?

人心最难揣摩,而自己又不是那些善于洞察人心的谋士。

“或许,你见到他,就会知道真相。”吕布幽幽道。

徐晃急忙问道:“谁?”

吕布拍了拍手掌,大声吩咐道:“进来吧,见见你昔日的同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