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机缘巧合 (第2/2页)

加入书签

早在郭太当初选择与匈奴合作,攻取大汉城池,到后来更是愈发恶劣,竟屠戮不愿同流合污的普通百姓时,李乐就已经痛恨不已。

可他虽身为四首领,在郭太面前却一点底气都没有,更没有强硬与其掰手腕的实力。

在无数个日夜,他都后悔不已,后悔上了这艘已经开的越来越偏的贼船。

白波军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背离了他的初衷!

他只是想让百姓们不被饿死,而不是让已经可以不被饿死的百姓,转头去欺负当初的“自己”!

后来,郭太被那个男人活捉,凌迟剐死了。

李乐非常感谢那个意气风发,仅凭气势便震的数千宵小不敢妄动的将军。

听说好像叫吕布,在整个天下都非常有名。

原本他以为,郭太死了以后,一切都会变好。

可他实在是太天真了,韩暹接手义军之后性情大变,仍旧沿用着以前的策略。

甚至比以前更加不堪,郭太杨奉二人在时,至少还会制订目标与计划,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略与未来规划。

韩暹则纯粹是个无头苍蝇,领着这么多的人马四处晃悠,今天劫掠这里,明天劫掠那里,完事儿回到山里面大吃大喝几日,然后再出去继续劫掠,就连手无寸铁的百姓都被盯上!

如此下去,和慢性死亡有何区别?

靠劫掠能活一辈子?

每天那么多人都浑浑噩噩,贪图享乐当前,根本就没想过以后会怎么样,能怎么样。

又一次劫掠过后,李乐终于忍不住积压已久的怒火,与韩暹大吵一架,甚至持刀相向。

冲动的行为终究引来冲动的后果。

韩暹最终拿下了李乐,但并没有杀他。

而是将其与死人关在一起,足足关了有半个月。HTtρs://Μ.Ъīqiκυ.ΠEt

李乐每日都在发臭的尸体堆中艰难度日,在这期间更是染上怪病,变得面黄肌瘦,呕吐物都是黄绿之色。

韩暹或许是念及昔日情分,没有赶尽杀绝,将病的不轻的李乐悄悄丢在了壶关城外。

壶关,那可是张杨的老巢。

作为上党太守,张杨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匈奴,黑山军,白波军。

对于白波军的几位首领,他当然记得非常清楚。

张杨发现李乐之后,当即就命人将其抬入医馆。

可惜上党的大夫似乎没有医治好李乐的能力。

张杨当即决定放弃,他原本还想借助李乐,多了解一些关于白波军的信息与计划。

也正是这时,李乐强自打起精神,痛哭流涕的向张杨诉说着一切。

得知前因后果的张杨也是感到气愤不已,同时又为李乐感到不值。

在这个时代,李乐无疑是无数百姓的缩影,错的不是他们,而是这大乱的天下。

动了恻隐之心的张杨旋即决定尽力救回李乐一条性命,于是乎想到了京城御医。

既然当地的名医救不了,那些个在宫中当差,为皇帝治病的御医是不是就可以?

再不管怎么说,以李乐白波军首领的身份,他都有活下去的价值,死了的总比活着的强。

正好白波军就盘踞在并州,可就在上党的卧榻之侧,兴许日后可以有机会对付他们,就算不主动出击,也好做好防备。

想到其中利害的张杨,当即就给在洛阳城内,自己唯一能够信任的好兄弟吕布写了一封先头信。

信中只说自己捉住了白波军首领李乐,却是个快要死的,希望能借助吕布在京中的权势,让御医帮忙诊治一下。

张杨没想到,自己这一顿操作,最终却便宜了吕布。

吕布在看到李乐的名字后,眼睛也是一亮。

自从带回徐晃后,他就一直没想好怎么解决矛盾。

若是有了李乐这个白波军首领,那可就能好好利用一番了。

而后他赶忙回信一封,说自己一定为替张杨将李乐治好。

两个人皆打了不同的心思,有着各自的小九九。

毕竟,这是一个对两人都有价值的人物,李乐一时成了香饽饽。

然后张杨再度书信一封,并且安排亲信,将病重的白波军首领星夜兼程送往洛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