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9章:千年气运大航海 (第2/2页)

加入书签

但杨侗认为看那是暴发户的炫富行为,国内嗷嗷待哺的民姓不计其数,但当权者却将明朝的民脂民膏赏赐给西洋诸国,给西洋各国带来经济实惠,而明朝这个散财童子却什么都没有获得,除了把国力倾空,没半点好处,说是败国行为毫不为过。

比起郑和七下西洋的炫富行为,杨侗更欣赏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他们以不到三百人的船队发现美洲大陆,开辟了新航路,激发欧罗巴洲远洋航海热潮,为自己的国家带来无比巨大利益。

“不让他国见识我大隋之威,他们哪有有信心来我大隋贸易?”罗士信不解的说道。m.bīQikμ.ИěΤ

“开辟海上商路是为巩固大隋江山,若航海是劳民伤财之举,那这航海又有什么意义?而且我们能吸引这么多他国君王使臣前来大兴,靠的是我大隋整体力量,而不是只会让人眼红仪仗。”杨侗摇头道。

“圣上言之在理。”李景赞同道:“倭奴以东的茫茫大海有没有国度存在都不知道,贸然把海军浩浩荡荡开过去,对谁示威?海鱼吗?”

众人喷笑。

罗士信挠挠头,不说话了,他觉得自己真不是从政的料。

“圣上,微臣也支持航海,更希望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但是微臣有个问题。”杨善会起身,向杨侗行了一礼。

“但说无妨。”杨侗说道。

“喏。”杨善会拱手一礼,沉声说道:“汉朝开发的丝绸之路历尽千辛万苦,经过近千年的完善,才有今天的规模,这期间付出了无数生命和代价。而我们现在对茫茫大海一无所知,海上也不存在参照之物,要是船队航行时被大风浪吹偏航道,这又如何确保航线精准?所有微臣认为,确保船队不在海上迷失方向是重中之重。这问题若不能解决,航海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作为大隋一代名将,杨善会对地形方向非常敏感,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航海所存在的巨大难题。

这话一出,便是周绍祖等人也眉头深锁,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他们的航海之举就是送死之举。ъΙQǐkU.йEτ

“周将军他们提交航海请示之时,朕已经让工部对指南针进一步改进,采用缕悬法发明出适用于航海的罗盘针。”

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指南针的四种制法,分别是水浮法、碗唇旋定法、指甲旋定法、缕悬法。

水浮法是在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可以指示方向。碗唇旋定法、指甲旋定法则是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和搁在指甲盖上,指示方向。至于缕悬法是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无风的地方,就能指示方向。

水浮法的缺点水面稍微晃动,便会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虽然转动灵活,但容易掉落,同样不适用于风浪不断的航海之中,而缕悬法制成的指南针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法。

别看这几种方法简单,却都凝聚了古人的无上智慧和心血,即便是在后世的指南针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制作的。

而相对只有八个粗略方向的指南针,采用天干地支制成的新一代罗盘,不仅采取了更加稳妥的缕悬法,指示的方向也更精准,也许还不如后世的罗盘,但用来辨别正确的航线方向却是绰绰有余。

当这罗盘拿上,并经过摔打测试,众臣向其方位始终不变,也都放心了下来。

杨侗让人拿出了自己画出来的世界地图,以及几十本经过防潮处理的农作物手绘本,递给了周绍祖,“你们这次的任务不是通商,更不是去征服域外国度,而是锻炼出一支适应远洋航海的船队队伍,绘制出一份详细的海图,你们边走边学,边走边绘制海图。”

“这册子之上的植物是朕根据胡商描述画下来的,这些东西无毒可食,若是遇到,可以采来补给…这些都是高产作物,要是获得一些种子回来,那我大隋将无缺粮之忧…”

散会之前,周绍祖等人听着杨侗不厌其烦的叮嘱和教诲,心内异常感动。

“圣上放心,末将等人定然走一路、学一路,仔细探索这片茫茫大海,为圣上和我大隋王朝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要将这些农作物种子带回来。”周绍祖双手接过一叠地图和手绘本。

“休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给朕记住,一切以安全为主,无论遭遇什么情况,都要和兵卒船员经朕活着带回来!只要平安归来,那你们的壮举都将铭刻史册,完全不亚于汉之张骞。”

“定不负圣上重托。”

周绍祖大声应是,满胸豪情壮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