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 沿山开路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多雨时节,南邻山中,丛林茂盛,各种飞禽走兽,四处横飞。就是常年在山中打猎的老猎人也少有在这个节气出门狩猎的;现下,萧楚三人被堵在进桐湖的山路之中,退也不是,进也无法。筆趣庫

眼看着就要到了日头悬挂在高空之上的时间了,却被浓雾完全笼罩,不见天日。打了一针抗毒血清的哑巴阿三渐渐的停止了抽搐,口中的白沫也不再涌出,看来是血清起了作用,就是不知这孩子中了什么毒,究竟为何出现在这密林之中。

罗采儿歇息片刻,正愁不知该从何处探路时,脑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便言道:“你们说,这孩子怎么会到这里来,难道他一路跟着我们!”

“你是说他知道我们要进桐湖,所以跟来的!”萧楚一向聪明,罗采儿此话一出,必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林东则没有说话,在他看来,这孩子连话都说不出,又长成这个样子,如今突然出现在此,不知是福是祸。

“无论他为什么来这里,我们先把他救醒再说,搞不好他知道其它进桐湖的路呢!”萧楚接着说,现在这种情况也只能抱着这种不切实际的希望了。

当下这种情况,闲着也是闲着,萧楚这便问起了林东,对侗族的了解有多少!一路而来,她总觉得林东博学多识,应该了解不少地方风气。

林东听萧楚问到这,恍惚了一下,提了提神,开始把自己的所知讲述了一遍。

侗族在诸多少数民族中,算是比较少见的了,为数不多,分布较偏;主要就在黔南地区这一片上,侗族人相对孤立,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和民族意识。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其民族文化,影响巨大,不过关于梧桐镇里的侗族,我却了解不多,但多半是大同小异,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南邻之中。

明清以来,侗族被称为“僚人”、“侗僚”、“峒人”、“洞蛮”、“峒苗”或泛称为“苗”或“夷人”。民国时期称为“侗家”,新中国成立以后称为侗族。所以,这地方的人有热情好客的一面,也有封建迷信的一面,总之我们现在身陷其中,凡事留个心眼。

看着眼前躺在地上的哑巴,林东不由得心底一凉,温情的说道。

罗采儿听完林东的这番叙述,也和自己了解的差不多,但侗族人的这些生活习性似乎不足以为桐湖之中古楼的线索,对古楼的认知依旧还是模糊的。

三人一番论述之后,时间悄悄溜走,不知觉中,地上的哑巴抬了抬眼,手指轻轻动了一下,不到几秒,竟醒了过来。

第一眼看到面前三人,下意识的惧动了一下,表情有些狰狞,但因他说不出话来,只是呼咽着从喉咙里发出一点点声音来。

“快看,这孩子醒了。”罗采儿率先看到,急忙喊道。

其余二人同时把目光移到这哑巴身上,面对如此目光袭来,哑巴显得更加害怕了,开始哆嗦起身来。

萧楚赶忙说道:“别怕,我们不会伤害你。”

看着三人皆展现一副温和的笑容,他这才放下心来,眼珠子打转几圈,看清楚自己身在何地,身边又是何人,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吧!

见他似有缓和,萧楚才接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心中暗自想到,这孩子应该不至于是为了一口压缩饼干一路追随到这里来吧!

三人目光紧视着哑巴,听萧楚这样问道,他还是呼咽着,说不出话来。

“看来,他真是个哑巴,真可怜!”罗采儿小声的说,她一向有着懂得尊重人的习性,生怕自己这样说,伤害到了这孩子的自尊心。

但其实,这样境地的孩子,哪还有什么自尊心可言呢!他或许从出生就是哑巴,根本不知说话,发出声音是怎么一回事。

紧接着,罗采儿转念一想,言道:“看你脸上有三个青斑,就叫你阿三吧!”

阿三这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眼神之中似乎流露出一丝感激之情。

“唉,这孩子估计什么也不知道,咱们也不能在他身上花时间了,得赶紧找到进桐湖的路。”萧楚转而说道。

林东脸上浮现的皆是对这孩子的同情之意,沉思了几秒说道:“那这孩子怎么办!”

“他应该能找到回去的路吧!”罗采儿心想,这孩子估计在寨子中流落许久,这周边都逛了个遍,应该是熟门熟路了。

“嗯!只能这样了。”萧楚眼神笃定,当下同意罗采儿的意思,就让他自己回去吧!

听到三人这么说,哑巴阿三似乎明白了什么意思,开始手舞足蹈,呼咽着要表达什么!

“他这是怎么了?”罗采儿问,三人皆表示不解。

只见阿三越发的激动起来,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又往桐湖的方向指去,随后使劲的点点头,声音从嗓子里闷出来,但就是说不出话。

萧楚看他比划的手势,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你知道进桐湖的路。”她当即问道。

这下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阿三再次点点头,表示对的,他知道进桐湖的路。罗采儿和林东从不解转为奇怪,心想:“这哑巴阿三又怎么会知道除此之外的路呢!”但一细想,他既是梧桐镇的人,又常年在山里山外逛荡,知道一些其它的小路,似乎也不足为奇。

“这么说你可以带我们进桐湖是吧!”罗采儿欣喜,看来这哑巴阿三不是一点用处没有,今早被他偷走的压缩饼干也算没白费了。

阿三见众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脸上激动的样子也舒缓了下来,露出一丝浅薄的笑容来,但因长相丑陋,就是大笑出来,也会吓人一跳。

就在三人都觉得无路可走之时,哑巴阿三的猛然出现,无疑是不幸中的万幸。不过关于阿三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何会口吐白沫,浑身抽搐,仍是不解。萧楚背好行囊,准备出发之时,也试图问过阿三,但他一直是摇头,表示啥也不知道。

也罢,看他这样,还能带路就不错了,可不敢再期盼啥了。

就这样,哑巴阿三带着三人往密林中走去,意思是此路被堵,只能走山间,但山间浓雾弥漫,密不透风,唯有阿三这样熟知路段的人带路,才敢贸然前往。

阿三在前,其余三人在后,单行进入。开始的路段皆是一些红松和矮灌木丛,地势还算平缓,看着前面走路一晃一晃的阿三,林东和罗采儿都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但愿这哑巴没有骗人。不过至少方向是对的,但是进入深山以后,可就拿捏不准了。

时间已是午后,阳光依旧没有,山林见偶尔一丝风吹过发梢,越往里走,一种潮湿的感觉就遍布了全身。萧楚显然早已意识这感觉是到环境所致,便告诫大家说:“咱们都注意一下呼吸的节奏和脚下的路,这山里很潮很湿,可别透支了体力。”

阿三的腿脚很利索,进山之后几乎都是一个劲的催促着三人,不时的向他们招手,而萧则是有意放慢了步伐,因为她怕罗采儿和林东跟不上,以至于阿三走出去一段路,又得停下来等着。

罗采儿觉得有些异常,上次他们进桐湖的时候可没走那么久,可这会儿却是一眼望不到边,树林越走越密,人越走越乏累。

当然,这也不难解释,毕竟他们上次走的可是直通风雨桥的山路,而现在在密林之中穿梭,必然是不一样的。林东倒是没对此产生什么想法,他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山中各种各样的绿植身上,沿山开路而去,一路上可见的松萝,狗尾巴草,长势极好,看来这大山之中才是这些植物的归属之地。

仍在密林中穿梭,哑巴阿三一直在前领路,林东和罗采儿二人经验尚少,一直这样下去,自然有疑惑。林东这便走向前去,凑到罗采儿耳边说:“你说这小哑巴到底认不认识路?”

“我也不但断定,但从进山的方向来看是没错的。”罗采儿只能这样回答他,她自己心里也没底。

萧楚感觉到两人在身后诉说着什么,停下脚步,回头来讲道:“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是你们这会儿你们可以完全放心,这条路是对的。”

“这话怎么讲?”林东喘着粗气说,他毕竟没有过多的野外经验,以前进山考古什么的,那都是装备精良,人员足够,吃不上什么大的苦。

“你们看脚下,越往里走是不是越潮湿,而且有水流的痕迹。”萧楚接着说。二人这才赶紧往脚下细眼看去。

确实如萧楚所说,这一片林子的地上,潮湿而且似有流水的痕迹,周边的绿植也大多变成了一些水中滋养的植物,碧如林东所认识的飘拂草,茨藻什么的。

“哦!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这些水迹是桐湖之中渗出来的。”罗采儿突然恍悟。

“是的,如果我没猜错,前面应该有小溪流过,我们只要顺着溪流的上游走,就能走到桐湖边去。”萧楚看着罗采儿,脸上似有欣慰的意思,罗采儿这女孩子当真聪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