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章 产业 族学变动与医药三级制度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

陈诺的这个法子,是很新颖的,但细细想来,似乎很有些道理的样子。

只是……

“族长,学习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些?学个三四年就行了,就像之前一样,八到十二岁,不然的话对家族财政压力有些大了……”有人这样提议道。

“短视,家族的未来就在这些孩子身上,必须得进行投资,更何况,我陈氏又不是以前了,这点钱还是承担的起的。”陈水文站起来反驳道。

作为家族管财的,陈水文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没意见了。

陈诺点点头。

不过,心中也在想,对于家族内部地位或许也需要比较清晰一点的划分了。

不能单纯靠字辈来划分。

这样做弊端太大了。

不过,这不必急于一时,得慢慢想想了,治大国如烹小鲜,治一族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还是先宣布下一件事吧。

陈诺看着所有人,开始说起来医药的事来。

“我决定,制造半成品的药来进行售卖,驻店医师只要懂医学就行……”

陈诺深思熟虑过,单纯的医药模式并不能挣大钱,甚至没法进行扩张垄断。

所以,陈诺想到了后世的一些办法,在删删改改后,做出了适应时代的改良版。

将医药产业划分为了。

最低级的陈氏药店,只卖药,卖的都是贴着标签,能够适应普遍人体,普遍病症的温和之药。

价钱便宜,量大,还方便,不需要客人出医师的诊费。

每个区按繁华程度,设三个到十个。

算是低端平民和贫民的选择。

然后是中级的医馆,除了卖药之外,还承担着看病的业务,按照要求,里面的意医师最低都是中级医术,甚至还有已经接近高级医术的医师们。

每个县按繁华程度,设一个到三个。

算是那些有钱人的选择。

最后,则是医院。

也算是总部。

卖药,看病,医术交流进步,培养学徒等。

最重要的是,有自己这个名医坐镇!

医院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在这里,低级医师的跟着学习实习的学徒存在,作为辅助的中级医师也存在,按照擅长不同主治也不同的老医师(高级医师)才是主力。

还有作为最后的擎天柱的院长——名医陈诺。

这就是陈诺设立的医药制度。

这只是雏形,还并不完善。

甚至医院还开不起来,医馆和药店都只能开在天河县。

但陈诺相信,未来,这种全新模式是一定可以打败低效率的传统药馆授徒模式的,陈氏药店、药馆、医院,也可以开遍整个河下郡。

而且。

陈诺的野望不仅如此,总有一天,他要让陈氏二字成为权威,制定行业标准,甚至颁发行医执照……

对于陈诺所说。

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反对意见。

毕竟,医药什么的,陈诺最了解,没人可以反驳。

不过,也有人有些其他方面的补充意见。

“族长,我们这些,招不招收外族人呢?”有人问到了这个问题。

“……”

陈诺沉吟起来。

家族招不招收外族人,这一向是桎梏宗族这种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诺想了想。

拍了板。

“家族产业可以有限度的招收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收入家族内部,甚至可以真正成为我们自己族人,以后对于这些人,我会专门给这些优秀人才设立一个晋升机制的。”

“包括且不限于改姓、嫁娶、认义父、养子等方式。”

“现在的话,先按照学徒的情况来进行招收就好。”

“不过,数量不允许太多,必须足够优秀才行。”

吸纳新血,能够让家族一定程度上保持活力。

但要有限度,不能反客为主。

这是个度。

听完陈诺所说,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了。

主要是陈诺思虑很周全,而陈氏这一代也并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大多都是矮个子里拔高个,硬生生磨炼出来的平庸之才。

也就别指望能给陈诺太多有用的建议了。

唯一明显的好处大约就是大家都很听话了。

ps:大家有什么好的家族内部划分地位的办法吗?可以掺杂现代的什么管理方法。

完全按照字辈的弊端似乎有些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