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四十九章 贾珩的三杯酒,班师回京! (第2/2页)

加入书签

当然,这位赵阁老内心隐隐还有一个不愿

提及的地方,相比永宁伯在南河总督任上的功劳,其在江淮之地的表现就有些平平无奇相形见绌。

沈邡不知赵默对未来朝局的忧虑,目光深沉,低声道:「齐大学士领了这趟差事,整饬盐务势必愈发肆无忌惮,赵阁老,下官听说其早就有意收回南京户部的盐引核销之权,准备收归神京户部或者扬州盐院。」x33

先前林如海与齐昆,整顿盐务最大的阻力就是南京户部,作为盐引的发放、核销衙门,扬州的盐商,甚至向盐务插手的两江官员,京中的中官,都是南京户部获取盐引,而这一下就断了不少官员的财路。

不少户部中级官员,是通过盐引转卖给盐商牟取私利,同时接受盐商贿赂来获取。

赵默沉吟片刻,说道:「盐税所收之银年年减少,南京户部有懈怠之责,就此收归神京户部,倒也并无不可。」

沈邡眉头紧皱,一时默然。

就在两人说着话时,忽而听到淮安府城北城门起了一阵喧闹,而后就是整齐的「哒哒」马蹄声,沿着青石板路向着众人次第传来。

「永宁伯来了,你我去迎迎罢。」赵默说着,起得身来,离了凉亭。

不管如何,永宁伯重新回京,不再插手地方内政,终究是一桩好事儿,以后再有政争,就等到回返神京城了。

不多时,城门处见着大批锦衣护卫着一个英姿勃发,眸蕴神芒的蟒服少年。

贾珩到了城门,从马上下来,将马缰绳递交给一旁的锦衣府卫,向着几人拱手寒暄着,「赵阁老,沈大人,杜大人。」

赵默等人也纷纷还礼,表面上看去,双方其乐融融,全无平日争端。两方寒暄了下,来到凉亭坐下。

赵默打量向对面的蟒服少年,道:「永宁伯此行返京,率千军之重,当约束军卒,以免沿路扰民。」

贾珩点了点头,道:「江淮之地,洪灾过后,尚有灾民需得安抚、赈济,赵阁老坐镇此间,协调转圜民政,职责干系也不小。」

众人闻言,都是面色古怪地笑了笑,觉得两位朝廷大员之言暗藏玄机。

杜季同在一旁笑着打了个圆场,说道:「永宁伯这次劳苦功高,力挽狂澜,如非有永宁伯在清江浦坐镇处置险工,以南河衙门所修堤堰之破败,只怕江左之地,尽成泽国,永宁伯功德无量啊。」

这贾珩一走,河道衙门的人选,不久就会在朝堂上讨论,那时就是他的机会。

江左布政使徐世魁也笑着暖场说道:「是啊,这些百姓都是感佩永宁伯之德,自发前来相送。」

贾珩面色沉静,道:「杜大人和徐大人过誉了,此非贾某一人之力,而是京营将校的用命效死,此次抗洪我京营士卒殁于王事者多达二百余人,中原叛乱,彼等在贼寇肆虐河洛之时,安然无恙,但在并无刀兵之争的江淮却本官回去尚不知如何给二百位弟兄的家眷交代。」

说到最后,声音颇见几分低沉。

在场几位朝廷大员,面色也适时见着肃穆。

这时,恰逢淮安府知府崔庆提起酒壶,斟了两杯酒,递送过来,笑道:「永宁伯,诸位大人,这是淮安本地的绿豆酒,权为永宁伯和大军壮行。」

迎着几人的目光,贾珩端过酒盅,起得身来,高声道:「这杯酒,本帅要祭莫京营阵亡的将校,彼等赤胆忠心,英气长存!」

众人闻言,心头微动,面色多有动容。

在如沈邡这样的老狐狸看来,这永宁伯不愧是武勋出身,这时仍不忘悼念殁于王事的将校,以此激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