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莱茵河大扫荡(第一更,求订阅)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过河!”

化学武器……小日子在中国可没少使用,即便是自己在婆罗洲用了,那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入宝山又岂能空手。

接下来的日子里,特遣队几乎扫荡了整个莱茵河东岸,一座座德军的军火库,被直接贴上了封条,非但如此,甚至就连同被德国人遗弃在火车站的火车,也被直接贴封条,被接受了,毕竟相比于汽车用火车运输,效率才是最高的,尤其是运输那些工厂里的机械设备是更离不开火车。

“现在他们根本就顾不上,咱们要的就是打一个时间差,咱们的位置就在前线与后方之间,等到后方的那些接管工厂的文职过来,至少要等到一个星期之后,给那些德国工人发高工资,组织他们拆运机器,这些机器运回婆罗洲,用途可是很大的!”

五十万发炮弹!

凌晨三时,随着李毅安的一声令下,25000余名特遣队员搭乘一千余辆吉普、卡车沿着盟军的脚步,越过了莱茵河。

毕竟,现在对于那些德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面包,而不是其他。况且那些机器设备本身就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那些将被定为战犯的德国企业家。

人力,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有的放矢的特遣队的行动是非常迅速的,他们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扑进德军军火库,甚至直接放弃了在战场上搜索,毕竟,战争上遗弃的武器,放在那也不会长腿跑了,没有哪个德国佬会把枪炮拾回家,然后被当成军人被逮捕。

“把清单销毁,炮弹能拉多少尽量拉多少,剩下的……”

化学的!

根据程鹏安他们在管理室找到的一份清单显示,弹药库的炮弹一共50万发,分成三种型号,虽然毒剂不同,但是口径却全部是150毫米口径。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毅安一直都呆在前线,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在指挥所里有针对性的对几家生产stg44、g42以及其弹药的军工厂都列入了“搜索计划”,甚至还包括炮弹生产企业。

突如其来的报告,让李毅压根就没顾得上弹药库里的炮弹,而是直接率领一支小分队,赶到了另一个地方。

“如果盟军咱们阻止拆迁机器呢?”

“人手不够的话,我再从北非给你们调一些人来,最近几天,国内就有一批人手过来,他们即便是再训练,也赶不上远征了,不过监督折运还是可以,总之一句话,我们需要这些工厂!”

剩下的当然不会剩下的,无论最后拉走多少炮弹,这些化学炮弹,李毅安还是会装进空间里通通带走。

因为那些文职军官们担心占领区还有潜在的抵抗分子,他们希望等到治安完全恢复之后再过去,而进攻部队显然不会把自己的部队浪费在看守工厂上。

甚至还有一些占领区的青年人在得知消息后,特意跑到大后方,毕竟,没有谁能够拒绝领取高薪的机会。

就在李毅安指挥着特遣队将化学炮弹装运搬走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另一支搜索队的报告。

只要有面包、香烟,那些德国人肯定不会拒绝帮忙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面包,有德国技术人员以及工人的帮助,拆运机器设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一路上,李毅安的神情都显得有些不太自然,坐在吉普车上的他,不时的用手指叩击着膝盖,自言自语道。

“怎么会,怎么会……这是真的吗?”

想着另一个搜索队的发现,李毅安的手掌心甚至都在不由自主的冒出汗水,但是脸上若隐若现的笑容,和上扬七十度以上的嘴角,是瞒不住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