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1章 no zuo no die(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

加入书签

();

第581章nozuonodie(第三更,求订阅)

金融投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来说,就是一场豪赌。

赌嘛,就有输有赢,有赔有赚了!

这往往都是运气使然,不过在棱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运气就在自己一边。

新的一周开始后,随着小道消息的流传——南洋金库中存有大量的纳粹黄金,这个消息似乎做实了南洋要赔偿外国黄金的传闻。

于是在短短几天内,就有超过一亿元资金进入金银交易所,看高黄金,金价接连攀高。

瞬间,黄金成为了南洋投机市场上的宠儿。

赵士杰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南洋官方有意推动货币贬值,原因很简单——南洋元的币值高估,当年发行婆币时,采用的是紧盯美元的策略,一婆币可以兑换一美元,为了稳定币值,还采用了自由兑换的策略,用了两年建立起婆币的信用后,才逐步收紧货币兑换,但是币值高估,却一直影响着南洋经济。

市场上的波动同样也引起官方的关注,毕竟伴随着黄金的暴涨,甚至就连同紧盯美元的南洋元,也都出现了一些波动。

对了,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这个时代官方顶多也就是充满平抑市场的角色,对金融市场还没有多少干预,和另一个时代不同,为了应对国际炒家的攻击,各国央行早就习惯了亲自下场,凭着财大气粗让一些国际炒家铩羽而归,当然,也有可能输个顷家荡产,让国际炒家赚个盘满钵满。

“还是能那些人,沪海人嘛!”

“那些人压根就不知道,他们这一次是在赌国运,而现在……国运在我,他们又怎么可能不输个倾家荡产……”

而这一币值,既有利于南洋贸易出口,同样也可以避免未来币值低估,被国际金融市场收割——比如日本,比如广场协议前,日本实施了几十年的360日元兑换1美元的固定汇率,伴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其币值被严重低估,广场协议后其币值大涨,遭受国际投机商的炒作,从而被多次收割。

嗯,冯敬云的鸿星金钱交易所最大的股东是谁……当然是公司了。

“过去在沪海的时候他们就是炒标金、白银和债券,棉纱、大米、煤炭,但凡是能炒的,没有他们不炒的。不过炒黄金和白银的客户都是些有钱人,这些从沪海逃到南洋的商人、官员,往往对政局有一定判断能力,又有余钱,他们甚至敢拿几十倍上百倍杠杆的金银交易。”

尤其是在南洋以贸易立国的情况下,高估的货币对是不利用出口的,也正因如此,为了刺激出口,南洋已经确立了用十年时间进行货币逐步贬值,最终将稳定在2南元换1美元的水平。

总之一句话,成功的经验可以汲取,就像去年德国马克主动贬值20以刺激出口一样,南洋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灵活货币政策。

“告诉敬云,卖出吧,无论他们开出什么价,都收下来!”

当时港英管制进出口黄金,所以造成香港的黄金,远远高于国际黄金,而且是高出好几成,甚至翻几倍的那种。

听着赵士杰这位南洋中行银行总经理的报告,李毅安问道。

能不有钱嘛,某位刘的大亨,自己留在沪海观望的同时,让老婆孩子到了南洋的同时,又转来了2000万美元的现汇。

说完这句话后,李毅安朝远处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已经超过了5,根据预测,在未来的两个月内,贬值可能会超过15到20之间,”

“虽然南洋元贬值在官方的计划之中,但是如此大幅度的贬值,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市场的稳定。”

提到这笔资金的时候,赵世杰这位央行行长都是忍不住有些眼红,这些钱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一个亿啊!”

结果,沪海炒家们成为接盘侠。一般炒金都是杠杆,所以亏得倾家荡产的沪海炒家比比皆是,很多人都输得很惨,跳楼的都不是没有。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才希望能够引导他们把资金用在实业投资上,而不是把资金用在投机市场上,事实上,在另一个世界,那些从沪海逃到港岛的富人,到了那边仍然沉迷于各种投资,结果不知道多少人亏得是倾家荡产,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跳楼。

他们习惯了炒黄金,炒白银,炒棉纱,炒外汇,炒煤炭……但凡是世间可以炒的东西,他们都会去炒上两把。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纷纷把资金投到黄金,唯恐有片刻的耽误,耽误了他们发财。毕竟对于那些习惯了投机的沪海人来说,这才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