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章 要有钱,更要敢花钱(第三更, (第2/2页)

加入书签

又一次,李毅安忍不住深深的表达了自己的感谢,由衷的那种。

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鲸落而万物生”的道理,第三帝国崩溃之后,仅仅只是一丁点残渣,就足以让婆罗洲吃到撑死。

从工厂到技术,从科学家到工程师,几乎全都是来自德国。

要是不感谢德国,那还是人嘛!

感谢归感谢,现实问题还是无法回避的。

“现在钱是印了出来,信用上不会有问题吧!”

李毅安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他知道,货币最重要的不是其是否精美,而是信用,对婆罗洲来说,难度甚至可能更大一些,毕竟,一直以来,公司发薪水用的都是美金,所以,自己发行的货币,是要在市场上取代美元。

公司为什么发美元?

不就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搜索队的工资是美国佬付的嘛,到了这边也就沿用成惯例了,况且,在国内招工,用美元更有说服力。

现在想要取代美元,也不容易啊。

“并不困难,李长官,咱们的货币信用不是早就建立了嘛。”

赵士杰笑着说道。

“您从北非回来时,带回来的500万元的硬币嘛,不就是婆元的信用吗?相比美元纸币,现在市场上流通量最大的,还是咱们的硬币,毕竟,一美元纸币的购买力还是非常强的,事实上,在大多时候,基本上用不到美元纸币,硬币用的场合反而更多。”

赵士杰口中的硬币,是李毅安利用公司在意大利工厂设备,制造的一批50分、20分、10分、5分、1分硬币,硬币有铝制、铜制以及镍制,材质上与美分相仿,只不过花纹变成了华夏式的蟠龙。

制造这些硬币,本质上是考虑到北婆罗洲以及沙捞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是以硬币为主,而那些硬币对标的是马来西亚元。而官兵们因为薪水都是用美元发放,这就带来了汇率问题,于是为了方便官兵购物,当然为了把掌握金融市场。

收复婆罗洲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用硬币收兑硬币,新硬币与美元等值,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硬币的发行已经从500万元增加到了1000万元。

“无论是市场也好,官兵们也罢,早就习惯了用“龙钱”购物,咱们现在只是发行“龙钞”而已,一步步的、一点点的取代市场上的美元。就行的,当然,咱们的“龙钞”必须要能够自由兑换,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阻碍在银行里兑换美元。”

赵士杰称它为“龙砂”是因为钞票上的花纹是一条五爪蟠龙,看起来和后世的千禧纪念钞有些类似,实际上,最早的图样就是李毅安绘制的,基本上就模仿“千禧年龙钞”。

至于背面则有些另类,大都是多子多福的年画,看着就很喜庆。这是李毅安为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作出的调整——通过货币传送多多生育的观点。

“现在,咱们的货币最大的问题就是币值太高,这肯定会对我们将来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毕竟,币值低一点,更有利于出口。”

作为一名金融专家,赵士杰当然了解币值高的弊端,但这也没有办法,毕竟,那些硬币与美分是等值的,纸币也只能等值了。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什么完美的事情,在另一个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为出了口,都会刻意压低自己的汇率,比如大陆用十年的时间,把从2块多换一美元调低到8块多,说是回归实际币值,可实际上是为增加出口。

而rb战后为了刺激出口,直接把币值定到了360比1!

至于韩国,差不多也是如此。

“一步步的来吧,先占据市场,让咱们的货币流通起来,至于币值的高低问题,等到将来再考虑吧!况且只要我们的产品足够出色,即便是币值高一点,也不用担心销路。”

李毅安直接拍板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咱们的货币流通起来,让市场接受咱们的纸币!”

恳求各位大佬继续支持!求订阅,求月票,求包养!拜谢!!!建了一个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