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5章 成大事,不必心中有愧(2) (第2/2页)

加入书签

儿子一身所学,皆是父亲教导,儿子不敢忘也不会忘。”

欧阳少傅点点头,这才看向林立道:“勉之,若言,你们都坐下。”

帐篷内的气氛并没有马上轻松,因为三个人的神情都还很是凝重。

林立坐下,亲自为少傅大人换了热茶,又为欧阳若言倒了一杯,最后是自己。

欧阳少傅道:“勉之,为师知道你做事之前定会盘桓已久,和我说说,你是怎么考虑的。”

林立微微欠身道:“师父,弟子年前与李永珍大人打过一次交道,似乎很多事情李大人并不知晓。

从李大人这边看,陛下对臣的信任,似乎也并未少。只要臣的举动不出格,陛下还是不会怪罪的。”

欧阳少傅挑起眉梢:“什么才是你的出格?”

林立想要举例说明,可才要开口,竟然发现,他所做的每件事情,至少从来草原之后做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看来,哪一件都是离经叛道之事,哪一件都出格。

“如此,你也知道,陛下对你是多么纵容的吧。”欧阳少傅道。

林立汗颜。

“这不能说明以后陛下还会纵容你,还会任你施为。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人的想法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昔日的恩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林立点头:“师父说得是。”

接着道,“弟子打算的是不仅仅说服李永珍大人,弟子还想要与李程、刘昆将军联手,共同对抗突厥人,将这份功劳也送给大夏一份。

弟子原本带到阴山的士兵有一万人,几次战斗折损了三成多。弟子还打算让崔亮带走两千人。

这般,加上补充进来的草原人,弟子可以调动且放心的士兵,也才有万余人。

李将军和刘将军镇守边关的士兵有六万余人,还有四万可以调动的军队。

他们一直固守边关,这些年也有些闷气,他们早就想要用子弹武装起来,大干一场。

如果联同李程、刘昆将军一起说服,倒也不必将匠人从边关厂里偷出来,只要在边关钢铁厂开足马力就好。

师父,弟子有把握说服李程将军。因为弟子不是要反叛大夏。

弟子想的是将大夏的旗帜插遍整块大陆,让大夏的百姓永远不会再受到外族的侵略。

让大夏所有百姓和归顺大夏的百姓都能过上平安喜乐的生活。

所以,弟子想要再回沈河城一次,与李程、刘昆将军开诚布公。

弟子也会给陛下上书,弟子想要避重就轻,只说突厥对大夏之危害,至于钢铁厂的事情,弟子不上报,只要李永珍也能隐瞒下来就好。”

林立早就想与李程刘昆联手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欧阳若言问道:“师弟,你就不怕李程将军拿到了子弹,回反过来将枪口对准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