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4章 为官之道(3) (第2/2页)

加入书签

就算董依云事发,最多是剥夺了没有赏下来的赏赐而已。

且他还能博个知进退的名声。

林立跪伏在地上,甚至还苦中作乐地想了下,幸亏他年轻,腰椎好,那些个大臣中年岁大的,一天这么跪着趴下起来两次,可要了老命了。

林立俯身低头,没有看到元帝眼神里瞬间的狠辣,也没有看到夏云泽唇角的一丝笑意。

“父皇,儿臣以为,林大人于社稷有功,该论功行赏。父皇封赏厚重,以为体恤,是爱惜臣属,君命如天,不可收归。

臣闻林大人昨日在工部提出了新式表格登记之策,又以简化符号替代数据。

如今工部正在重新整理统计各种河流、桥梁、湖泊、堤坝等数据,还在根据往年天气情况,推算今年天气变化。

昨日工部大臣连夜整理卷宗一直到宫内落匙,今天卯时又都上值继续整理。

父皇不若恩准了林大人的请求,暂寄封赏,以待激励。”

元帝一口气被堵在了心里,无法发作,他嘴角微微牵动了下才道:“太子言之有理,如此,封赏就暂时寄下。

林爱卿可要加倍努力,戒骄戒躁,不负太子的期望。”

“臣遵旨,谢陛下,谢太子殿下。”林立心里,一口气松下来。

“陛下圣明。”大臣们又异口同声地道。

林立随着众位大臣一起起身,元帝没有让他退下,他也就只好尴尬地站在原地。

还好李竞善给了他个眼神,他乖乖地推到工部那一群人的最后,提起十二万个精神竖着耳朵,生怕再有与他有关的事情。

好在之后再没有他的事情。

户部再次提到了北方粮价,久不回落,太子建议国库放粮以平息物价。

大殿里吵吵嚷嚷,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大臣们说话引经据典,林立听得很是费力。

最后当朝并没有议论出结果,早餐散下,户部尚书和太子殿下被留下。

林立再次随着大臣们跪下山呼万岁。

出了大殿,欧阳若瑾上前对林立道:“小师弟,你今日面圣应答很是妥当。”

林立道:“大师兄,我这一身的冷汗都还没退呢。”

欧阳若瑾拍拍林立的肩,叹息了声,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林立随着工部众人回去,李竞善特意将林立叫到他那边去。

“林大人木秀于林,如今,满朝文武的眼睛可都看着林大人呢。”

林立轻声叹口气道:“李大人,下官只想着做好分内的事情。”

做出忍了忍又忍不住的样子道:“大人,开源城的例子就在眼前,下官当时也是害怕啊。

城若是破了,下官再有万贯家财又有何用?将士百姓吃饱了,保护的不仅仅是城池,也是下官的性命。

也幸亏孙将军带领着兵士及时援驰,大人不知道,下官当时在城墙上清清楚楚,永安城能守住那一晚,就是强弩之末了。

下官再听说边关缺粮,又怎么会不舍得那些粮食?

下官得以活命,实属侥幸,捐献粮食一事,今日若不是周大人提起,都忘记了。唉!”

林立重重地叹口气。

李竞善点着头:“你心里清楚这些就好,好在你今天机灵,想出了暂寄封赏的说法,不然……”

不然什么,不用说林立也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