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6章 治理伊关(8) (第2/2页)

加入书签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个叫做赵慧玲的小女孩也脱颖而出——就是当初在村子里,第一个完整地背出《三字经》的小女孩。

赵慧玲被秀娘要出来有半年了,一直在京城的学堂里读书,秀娘有时候会带着小姑娘一起看账,如今俨然有成为秀娘左右手的架势。

还有两位原本在林立的私塾里教授数学的秀才,也一并跟着林立学习了,如今这五人的数学都不错,都能单独教授学生。

授课的时候,秀娘和赵慧玲也都着男装,林立还特意给二人安排了护卫。

钢铁厂那边,铁丝的库存量足够大了,生产规模开始缩小,和子弹的生产增加。

对炮弹的研发开始出现停滞,对此林立也没有好办法。

铁轨从钢铁厂和煤矿往北和南分别延伸,中途还要修建桥梁,加上水库的建设,外边的人口也往伊关拥挤过来。

人口增加,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前来伊关经商的人也多起来。

如今,林立带到伊关的二百万两银子,林立花掉了一半,伊关也在当地人眼里大变了样。

还有一半林立全投入到钢铁厂,购买铁矿石和各种矿石原料中了——早在林立回到伊关之后,铁矿石就不再无偿供给了。

也是到时候生产铠甲、鱼鳞刀和各种兵器了。

林立思考了一会,对外边护卫吩咐了声,风府若是得闲了,回太守府邸来。

风府回来之前,崔亮先来到了太守府。

崔亮还在经营镖局,随着伊关外来者增加,镖局的业务如今做的越发火热起来。

送信的业务也终于有了利润,商队的增加,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出一次镖。

在听说南边有种“回哭泣的树木”后,崔亮又亲自带镖去了南边,自然,返回的时候也亲自押送了十几车冰镇的南方水果。

只不过这一次也并没有找到橡胶树。

“侯爷。”崔亮风尘仆仆,对林立道,“我的人往南边再走了些,听当地人说,再往南就是大海了,往西走也会有大海。

当地有个姓孙的家族,能造大船,以航海为生,船队常年出海,与周边岛屿的土著交换香料。

我也已经让人与孙家接触,看能不能购买了制作大船的图纸,如果购买不得,就想些其它办法。

不过不论何时南边还是西边,都没人见过侯爷所说的白色和黑色的人。”

林立点头。

这个时代的历史与前世略有不同,但哥伦布这个时代应该是没有出生呢,所以也没有航海发现新大陆。

但崔亮这次的发现,很让林立感兴趣。

他详细询问了孙家的大船,知道是木料制作的帆船。

若是能建造轮船就好了。

林立知道他这是妄想了,总要先有大船的图纸,才能考虑钢铁制造的轮船军舰。

想要制造轮船军舰,可不是他这个钢铁厂能建造出来的。

振兴大夏,提前找到土豆、红薯、玉米,任重而道远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