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8章 产业事业两头抓 (第2/2页)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两天假期,林立足不出户。

上午他都用在编写数学应用题教材上。

安管家将市面上有的和算术有关的书都买了来,欧阳若瑾也送了两个孤本过来,书籍都不厚,林立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对这时代的数学研究有了些了解。

下午和晚上,还是用在给夏云泽写奏折上。

他选了三个钢铁厂的地点,一个是在前世山西所在地,一个是在北地沈河城和清平河之间,一个是在京城之南两日距离处。

山西有煤矿,在山西建造钢铁厂,可以与伊关一般,同时开发煤矿,只不过煤矿开发上,更要慎重些更注重安全些。

而在钢铁生产上,完全以民用为主。

在北地建造钢铁厂,完全是为未来对北匈奴的出兵做准备,林立在奏折里写的明明白白,北地钢铁厂完全为军工厂,以生产枪支大炮和铠甲为主。

而在京城附近的钢铁厂,林立准备以蒸汽机车的建设为主。

至于伊关,重心就要逐渐转移到科技开发上了。

最后一天,林立将奏章重新审核了一遍,做了些修改,实在是不愿意从头抄写了。

四五千的字啊,什么时候能开发出计算机啊,打字机也可以的。

若是方晓在,自然可以让方晓誊抄,顺便还可以在文字上加工下。方晓不在身边,林立实在不好意思将这活也推给风府。

一字一字地誊抄完,又是很晚,接连熬了三天,林立终于可以放松了。

这才知道,这三天时间,秀娘已经买了铺面,定做了油纸包装,推出了冰棍和雪糕。

铺子还没有正式开业,做出来的冰棍和雪糕,都先在林氏蛋糕铺子里作为赠品,反响还不错。

冰淇淋也尝试着做出来了,不过要走高端路线,所以正在研究形状和包装,如何持久。

“冰棍暂时就大白糖和红糖两种,大白糖的三文钱两个,红糖的一文钱一个。雪糕就是牛奶的,定价是三文钱一个。”

秀娘和林立说着,“大白糖的成本,大概是一文钱两个吧,这还是按照白糖市价上算,若是咱们自己做白糖,一文钱能出十支呢。”

林立问道:“你打算自己做白糖?”

“不。”秀娘道,“我打算做个流动销售的,雇些人,推着推车卖。车子里做个带着夹层的木箱,添上冰,四周再蒙了被子,就是不知道销量能如何。”

林立问道:“怎么不一下子做出所有口味的?”

秀娘道:“口味啊,逐渐增加的,等到大家吃够了白糖和红糖口味的,再增加绿豆和红豆的,各种水果味的。

能舍得吃雪糕冰棍的就那么些人,口味逐渐增加,才能留得住客源。”

秀娘管着家里的产业,对如何做生意也逐渐了解起来,这几句话说得林立连连点头。

尤其是流动销售冰棍,让林立想起前世的大篷车,夜市的大排档,还有据说七八十年代里,就有推着车子销售冰棍的。

“铺子得快点开业,等凉了,冰棍的销量就要降低了。”林立提醒道。

“明年总还要热的,咱们北方凉了,南方还热着。”秀娘道,“大冬天的普通百姓家冷着,达官贵人家里可暖和着,到时候正好推出冰淇淋。”

秀娘已经计划好了,按部就班一项一项的,甚至也学着林立写个计划说,献宝一般地拿给林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