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4章 保卫浑河 (第2/2页)

加入书签

林立手下步兵和炮兵,两场战斗都是没摸到敌人的一根头发丝,战斗就都结束了,甚至杀敌人而不自知。

毕竟林立还没有在上安装上瞄准镜,依靠眼力,百米开外根本分辨不清子弹射击到谁的身上哪个部位,鲜血迸溅也完全看不到。

这种没有一点点危险的战斗还有奖赏,尤其是后勤负责粮草的也有,别提多鼓舞士气了。

林立又给各队的队长开了个会,讲明了局势的严峻。

托安与弗雷的军队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撤退,将整个中路完全让出来,想要让斯拉夫人长驱直入到大夏边关,屠杀我百姓,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让斯拉夫人多上前一步,对我大夏的边关和百姓就多一分威胁,我们加快一点速度,边关的百姓就多一点安全。

又再一次提起匈奴士兵深入到大夏境内,开源城被满城屠尽的恶行,更是强调斯拉夫人比北匈奴人更是残忍。

他们不仅仅杀人,还将人当作牲口一般,以人为食,甚至生食。

最后强调,我们有大炮和、手榴弹、,斯拉夫人和北匈奴士兵只有长矛大刀和弓箭,只要勇往直前,我们定然战无不胜!

林立对鼓舞士气还是有一套的,这番话说完,各个队长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表示,一定会加快速度,将斯拉夫人赶出草原。

队长们回去,又对自己部下做了动员。营地刚刚搭建了帐篷,饭菜也才冒着热气,士兵们捧着碗蹲在地上,听着队长在前边激昂慷慨,也被振奋起来。

一时,驻地内不断传来振奋人心的口号声。

林立一时受到鼓舞,只觉得这时候就该有首激昂奋进的军歌,《保卫黄河》的旋律刹那涌进心头。

这时代黄河水才开始浑浊,黄河二字也没有流传开来,不过不要紧,伊关还有条大河,他在伊关的水库还没有修建好。

每年的雨季,浑浊的河水都会泛滥成灾——这些士兵一大半来自伊关,一大半修建过水库,对伊关有深厚的感情。

林立奋笔疾书,将保卫黄河的歌词中不适应现在时代的词句稍加修改,一首《保卫浑河》全新出炉。

风在吼,马在叫。浑河在咆哮,浑河在咆哮。河东山岗万丈高,河南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华夏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大夏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弓箭,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浑河!保卫东北!保卫全华夏!

这首歌不论在歌词和歌曲上都气势磅礴,振奋人心,让人瞬间就能升起同仇敌忾、救国救民之心。

林立才一吟唱,最先引起共鸣,被鼓舞的就是方晓。

文人自来就感情细腻,容易受到感染,保卫黄河这首曾响彻中国大地的乐曲,在前世就是超越整个时代的。

从林立帐篷中先传来高亢嘹亮、豪迈的歌声,接着是林立的护卫们跟着哼唱,接着迅速传遍军营。

这首歌的歌词太好记了,旋律也太容易掌握了,而最后那几句一连串的包围,只要听一遍,就会深深地刻在心里。

方晓对林立的钦佩简直是五体投地。

论在士气的鼓舞上,林立若是称第二,仿佛就没有人敢说第一。

至少在方晓的了解中,不以死亡、刑罚逼迫,不完全以赏银诱使,就能让士兵激昂奋勇杀敌的,林立是头一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