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0章 出征(9) (第2/2页)

加入书签

圈养的才是王庭主人们的主要食物。

一直到开春之后,王庭便会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往北迁移,等到乌托山下的水草再次休养茂密之后,王帐才会再次回到此处。

此刻,乌托山的王帐内还没有发觉林立这一队士兵的到来,长久以来北匈奴的人已经习惯了大夏的仁义。

大夏是一个从来不会出兵北伐的国度,更是一个只会防守而不会主动进攻的仁义之国。

然而,这个认知随着一封被送到王帐内的国书打破了。

林立坚持先礼后兵。

虽然他带着重武器进入了草原,无声无息地摸到了北匈奴王帐的大门口,但秉承着礼仪之邦该有的仪式感,林立特特派人送了一封国书名义的信件,以做仁义。信件上开篇就例举了北匈奴不仁不义的一二三四条,包括历年来对大夏边关的出兵、打秋谷,去年战败之后未曾赔偿、对大夏使臣的怠慢、对大夏皇帝的不尊重,对斯拉夫人的屠杀等。

末了以替天行道的名义,要求北匈奴的王庭交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并从此放弃北匈奴王的称谓,而成为大夏的一个郡。

大夏将派出太守,协助并重建“北匈奴郡”,传授大夏文化,让草原的牧民感受到来自大夏皇帝的恩赐。

就如林立这边预料的一般,这封国书送到王庭之后,立刻就引发了震怒。

托安刚刚带亲兵返回王庭修整,并要在周边再次征兵,与斯拉夫人最后决战。

兵还没有征到,就收到了来自大夏的挑战,再看到“国书”最后署名为忠义侯林,立刻就知道向大夏的求助失败了。

忠义侯林立带兵前来,分明是要报逃婚之仇。

托安的大军损失惨重,剩余的军队还留在北边提防斯拉夫人的卷土重来。

王庭内他带来的士兵只有千余人,征集的各部落援军还没有到达。

托安不敢立刻翻脸,强压着怒气,好生招待林立派过来的信使。

这信使却是得到了林立的授意,竭尽倨傲,对托安不但直呼其名,还要求他立刻除去王服,带领王庭所有人恭迎忠义侯,叩接圣旨。

托安气得恨不得立刻斩杀了信使,一边让人升起狼烟,一边亲自提笔写了回信,竭尽虚与委蛇之言。

又派了能言善辩的亲信随着信使带着珠宝珍奇前往林立军队所在。

当到达林立军队所在营地之时,只见到营地上空高高飘扬的旗帜。

正面火红旗面上书黑色大字“夏”,背面黑色旗面上书火红一字“林”。

营地内数百帐篷密布,后方马匹嘶鸣。

守候在营地门口的哨兵裹着棉衣,背着个管子装的铁棍,似乎冻得瑟瑟发抖。

而最大的帐篷内,内里挂着毛皮,生着炭火,林立一身奢华,哪里像是来打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