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章 利用 (第2/2页)

加入书签

师父那般,曾经做过皇子先生的人,也会收他这么一个几乎算是文盲的小秀才为徒弟。

林立慢慢摇摇头。

就好像自己对崔亮,夏云泽也是这么对师父的吧。

脑海里的策论有了熟悉的影子。

林立的心慢慢静下来,提笔蘸墨,略微再一沉吟,挥毫落笔。

林立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决定的事情不论有何犹豫,有何怀疑,都会去做。

不但会做,还会尽心尽力地去做。

就如本来就是理科生的他,因为拜了师,不给师父丢脸,硬生生逼着自己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就背完《大学》《中庸》。

又在往北地来回路上,将《论语》和《孟子》也背下来了。

现在,也不过是返回永安城的第三天晚上,就开始写策论。

他一口气写了一个时辰,写到手腕发酸,都要握不住笔了,这才放下。

这篇策论还没有写完,其中还有不少涂抹修改的痕迹。

他左手握着右手的手腕活动了下,给自己倒了杯冷茶,一口气喝下去。

他特意没有让秀娘和他一起来小书房内,写文章,他不敢分心。

又接着写了两刻钟,还差一个收尾。

林立是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句话为策论中心,以从实际出发展开的。

古人写文章一贯是要引经据典来辅证自己的观点,这个与前世的议论文体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引经据典的典故。

好在林立现在背出了四本书,不能以《中庸》论证《中庸》,还有《大学》、《论语》、《孟子》可以引用。

也好在他背得熟练,大致意思也都领会。

他又休息了几分钟,将结尾也写上,这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字迹还算工整,明天再修改誊抄一份就可以了。

真要拿出考大学刷题的尽头学习,古代背书写策论也不算十分辛苦。

毕竟只要下功夫,书就能背下来。

只要会格式,会引经据典,策论就能写出来——写好写坏而已。

但数理化可不同的,那是要动脑去思考,不会,就是完全不会,根本没有好坏之说。

林立将笔直接泡在水里,熄灭了蜡烛,锁上小书房的门,回头时候,看到卧室的烛光还亮着。

林立的脸上不觉浮现出微笑来。

他轻手轻脚地推开上房的门。

秀娘听到声音,将卧室的门推开,小声说道:“我准备了宵夜。”

林立正有些饿了,他从后边搂着秀娘,一起走到小灶台前,用更小的声音道:“不是有丫头守夜嘛。”

秀娘弯下腰,碰到了林立的身体,感觉到他身体的变化,脖颈红起来:“我都一天没看到你了。”

林立故意往前挺了下:“晚饭的时候不是看到了。”

秀娘端着一碗鸡蛋糕,往林立的怀里缩了下,感觉到身后身体的变化,眼神也妩媚起来。

“爹娘都在,不算的。”

林立的心热了下,伸手接过还温热的鸡蛋糕,盛了一勺却先送到秀念的口边:“吃一口,为夫喂你。”

秀娘红着脸张开口,粉色的舌尖露出一点,林立的心里蠢蠢欲动起来。

他三口两口就将鸡蛋糕吃完,漱了口,和秀娘叠着回到房间,才关上房门,就将秀娘推在房门上。

他今天做了好刺激的事情,反射弧好像才归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