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3.第73章 益气补血药 (第2/2页)

加入书签

崔礼礼靠坐在车上,手紧紧抠着车窗。

月,快圆了。她会不会就死在这里?这辈子不会比前世还短命吧?她还没有享乐呢。还有三十七名小倌等着自己呢。

她掐了掐自己。咬咬牙,坐直了身子。

不行,这条富贵又美丽的小命,决不能丢!

马车很快停在了熟药所门口。官家的门脸,柱子刷着朱红的漆。挂着两只大灯笼,一只写着“太医局”,一只写着“熟药所”。

门已上了门板。但门缝透着烛光,里面还有人。

仆妇拍拍门,没有人应。又拍拍门,终于有人回应了一声。

半晌,吱呀一声,开了一扇小门。有个用儒巾包着头的人探出头来:“作甚?”

崔礼礼上前半步道:“买药。”

“明日再来。打烊了。”说着,就要关门。

崔礼礼啪地一下,按在门上:“买救命的药。”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她:“什么药?”

“回春膏。”

“阎王膏有,回春膏没有。”那人说罢又要关门,门关不上。他埋头一看,崔礼礼一只脚踏在门里,脚尖顶着门,脚跟顶着门槛。

“我已经一脚踏进阎王殿了,”崔礼礼抖了抖被血浸透的帕子,“鼻子出血不止,大夫说只有回春膏才有用。”

那人看着帕子,并不在意。谁生病受伤不流点血呢?而且,回春膏是真没有啊。每次一来,就被掌柜收走拿去做人情了。哪有他这样的学徒做主的份?

“真没有回春膏。姑娘,有在这儿抵门的功夫,不如多寻几个大夫给出个方子。”

崔礼礼倒也不含糊,递了个眼色给仆妇。仆妇奉上十两的银锭子:“烦请小哥帮帮忙,我家姑娘这病情当真拖不得。”

学徒收了银锭:“不是我见钱眼开,实在是看在姑娘病情的份上,只能提一句,按惯例,明早南城门一开,就会有药来。不多,就看你们能不能说服掌柜的了。”

仆妇连声感谢。扶着崔礼礼上车:“姑娘您先回去,奴一会就在这儿候着,总能抢到的。”

崔礼礼摇了摇头:“去城门口。”

回春膏如此紧俏,极有可能一进城就被人拦住买走。

马车停在南城门的拐角之处,车隐蔽得很好。崔礼礼又吩咐仆妇寻个角落盯着城门。

入秋之后的樊城,夜凉如水,崔礼礼蜷在马车里,身上盖着细细绒绒的小毯。

她睡得极不安稳。

几场梦境,交错在一起,纠缠着她的神志。

恍恍惚惚地,像是回到了前世,在院子里数砖块数星星,又恍恍惚惚回到孩提时,马场里奔跑。

还梦到好多人。陆铮,韦不琛,拾叶,小倌们,如柏,舒栾,还有云衣。

乱七八糟的。

最后,竟梦到刚认识的艾米尔。

艾米尔高高地站着,指着她的脸说:你流血了。

崔礼礼忽地惊醒过来。脸上果然满是鲜血,枕头上,小毯子上,也都是血。

这次,她几乎可以确定,就是毒。

仆妇掀开车帘,看这状况,不由地惊呼起来:“开城门了,奴这就去抢药。”

崔礼礼捂住鼻子,却道:“不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