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5章 前考察队 (第1/2页)

加入书签

女孩满脸焦急,我就算心里有一万个疑问,最后也还是点了点头。

直到女孩把话说完,我才知道这个村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不是她亲口所说,恐怕我们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不可能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她告诉了我实情之后,就赶紧回到了屋子里。

我也从旱厕里走了出来,怀揣着无比震撼的心情,躺在了床上。

那天晚上,我根本就没睡着。

天蒙蒙亮的时候,才稍微睡了几个小时。

我们继续伪装成考察队,到山里考察。x33

确定周围没人跟踪之后,我就把昨晚徐娟告诉我的事情,都说给掌舵的他们听。

原来徐娟是平山村本地人,她跟徐芳根本就不是母女关系。

按照徐娟的说法,徐芳长得跟自己的母亲一模一样,却根本就不是她的亲生母亲。

我当时听到她这么说,还有些疑惑,有点听不懂。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了很久之前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徐娟不让我说话,故事实在是太长了。

在徐娟还小的时候,村子里来了一批人。

这些人说是城里来的地质专家,反正也跟我们所说的考察队差不多。

专家们带了许许多多的装备还有仪器来到了村子里,说是要在这里驻扎一段时间。

村民们都很热情,还把空出来的几间屋子,都给专家们用了。

那个时候平山村人口就少了许多,当时已经有要跟其他村子合并的想法,一直都没有实施。

徐娟那个时候可能就几岁,她模糊地记得,那些专家都长得高高大大,穿着差不多的服装。

弄了好几个大铁皮箱子,箱子上还有灯光,还会发出声音。

好多小孩子都对那些铁皮箱子感到好奇,没事就去偷看,徐娟也是其中的一员。

徐娟说,当时考察队里,有一个年轻的大姐姐,叫潘佳月,对他们这些小孩特别好。

不单单给他们糖吃,不忙的时候还教他们读书写字。

徐娟的父母就让她带着弟弟,一块去学习。

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哪有什么读书的机会?

尤其是平山村这种偏远山村,也就靠当时的村长,教他们认识一些字。

再加上这些研究员跟村民们相处融洽,没事还帮村民干活,村民们都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我也是现在才知道,徐娟竟然还有个弟弟。

不过在农家院子里并没有看到,不知道去哪了。

徐娟说,她还记得研究员们还会跟村民借几艘小木船,带着稀奇古怪的机器到河里。

有的机器是可以扔到水里的,过一会儿再捞上来。

徐娟还问过潘月佳,他们在干什么。

潘月佳总会笑一笑,刮刮她的小鼻头,说等她长大了就知道了。

就这样平稳的日子,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那一年的夏天,研究员们在水里捞出来了一个“人”

村民们全都去围观了,都在议论说,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没发现河里头竟然还有这玩意。

其实那不是人,潘月佳告诉大伙,这是一种人形的陶俑。

当时我在旱厕里,听到徐娟说到这里,立马就联想到了我在水底下看到的那些人影,估摸着就是人形陶俑!

潘月佳还说,河里头有古墓,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研究这座古墓而来的。

村民们也不懂那么多,就是看个热闹,没多久也就不关心这个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