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凶多吉少 (第1/2页)

加入书签

留给我的时间,恐怕已经不多了。

我能很清楚的感受到,生命在一点点的流逝。

如果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打开那扇门,印证我所有的猜想。

我仇九风光了一辈子,作为摸金校尉的最后一代传人,遇到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不瞒你们说,我遇到的那些东西,比小说里写的还要离谱。

要是有人看到了这本笔记,能顺着我留下来的线索,找到最后那扇门。

如果那个时候,我还活着,那我愿意跟你分享最后的秘密

希望我还能活着看到,拿着笔记来找我的人吧。

这事情的源头,还要从我八岁那年说起。

我从小生活在北方的农村,夏天不热,冬天也不是很冷。

家里头除了爹娘,就是一堆兄弟姐妹,而我是最小的那一个。

在农村,根本不讲究什么计划生育。

要是怀了娃,那就得生下来。

所以经常能见到,一家里有三四个娃,甚至还更多。

这娃多了,光靠做农活,给人打零工,自然是养活不起的。

别看都已经九几年了,该穷还是穷。

我们家里头算上我,总共有五张嘴等着爹娘喂养。

有的时候一顿饭每个人就只能分到一口稀饭,甚至连口干的都吃不上。

一天晚上我饿的睡不着,偷偷听见爹娘在那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不如就送个孩子走吧。听说县城里有人家,正等着收养孩子呢。

我当时心里还纳闷,他们会把谁送走。

结果到了第二天,他们不知道上哪买来了一个小糖人,说要带着我到县城里头去看亲戚。

我瞬间就明白了,原来他们要送走的人,是我。

我没有哭闹,就算知道爹娘在骗我,要把我给卖了,我也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

现在看来,那个时候我确实乖巧懂事,是个好卖的孩子,这应该也是他们卖我的原因吧。

临走的时候,我最后看了一眼站在房门口的哥哥姐姐,他们的脸上满是羡慕。

他们以为去县城看亲戚,就能吃饱了,吃到好吃的。

要是让他们知道,爹娘是要把我卖了,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露出这样的表情。

而我跟他们,恐怕以后也都见不到了吧。

我跟爹娘坐上了隔壁家大伯的小驴车,那大伯嘴里还叼着一根旱烟,瞥了我一眼。

他问我爹娘,是不是想好了。

爹娘不舍得看了看我,最后狠狠地点头。

我们一家三口,就在大伯的小驴车上,一路颠簸地到了县城里。

爹娘一人拉着我一只手,不知道走了多少条街,最后来到了一个商铺前。

他们在门口喊了一声,不一会儿就有个戴着老花镜,留着白胡子的老头走了出来。

他跟爹娘打了声招呼,就打量起我来。

我爹这个时候赔笑说我机灵聪明,还特别听话懂事,肯定不会给他们添麻烦。

老头看了看我,就回铺子里去了。

没一会儿,他手里拿着一沓钱走了出来,塞到了我爹的手里。

这钱看着虽然厚,实际上也没多少,都是些零钱。

爹娘握着钱,脸上都是泪珠,我也没听清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可能就说了一两句话,也可能说了很多,总之最后他们都头也不回的走了。

而我就被那个老头领着进了铺子里,他说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家。

他是我的师父,以后不管什么事都得听他的,如果不听就要被惩罚。

然后他还跟我了讲了这铺子是做古玩生意的,以后我得跟着他学这方面的知识。

又说了一些规矩什么的,就让师娘带着我换了一套铺子里的学徒衣服,认识了一些铺子里的其他人。

因为我是第九个来的,再加上师父姓仇,所以就给我改了个名字,叫仇九。

后来我就跟着师父学习认字写字,还有古玩方面的知识,除了学习之外,还得在铺子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

一天到晚除了学习就是干活,吃饭的时候也不能上桌,都得靠着墙边坐下来吃。

也是长大之后我才明白,我们这些被买来的孩子,就是当他免费的劳动力。

当然了,也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被父母送来学知识和本事。

师父在县城里也是有名的教书先生,古玩是他的爱好,久而久之也能拿来当营生。

所以有些父母就会把孩子送来,当他真正的弟子。

这些人在吃饭的时候,自然是能上桌的,跟我们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我们这些人,哪怕是都十好几岁了,也没有半毛钱的工钱,除了管一天两顿饭,什么也没有。

好在那铺子里能遮风挡雨,冬天还会给我们购置衣服,倒是吃得饱也穿得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