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5章 两川筹集粮草 (第1/2页)

加入书签

不过得了人家的帮助,宋临清自然也不会啥都不回报的,他作为临水县的知县,也是有不少特权的。

之前他就给了朱大姐一个特权,那就是竹水湾的马车可以随意出入县城不用纳入城税,现在他还要多给个特权。

“你们竹水湾不是要建个私人的小码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批个官府登记在册的大码头,以后可以随意出入货船客船,并且各个经商引据,都给大姐你备齐。”

宋临清笑着说道,然后解释了一下,都有哪些引据。

大昭经商,一些特殊的重要商品,都是需要引据的,比如糖引盐引,茶引,酒引,还有南方独有的布引等等……

宋皎喜出望外,赶紧点头道谢………

除了那明面上的一百石外,宋皎私下又捐出来一万五千石粮食,和一万五千两的军需物资。

其实一万五千两军需物资,听起来很多,但宋皎基本上给的是糖盐油这一类的,就很值钱了,满打满算的,凑了三大马车,就已经差不多了。

宋大人也同样如此,明面上给宋皎和其他人一样,都是颁发了积善之家的牌匾,不过暗地里,自然是给了一大堆的商引,另外还把城外修缮河堤的原材料供应,给了秀水寨的砖瓦窑厂。

不仅如此,他还把县里修缮道路的名额,给了竹水湾那边,这样一来,以官府名义出资修缮官道,宋皎就不用花费巨资,修缮竹水湾外面的路了!

不过宋皎也是知道,上面批不了多少钱的,大头还是县城自己筹钱修路,宋大人自己掏腰包的事情,可是不少。

于是宋皎便提出,材料他们秀水寨出,她也会适当的出些粮食管饭,因为她知道要想富先铺路这个硬道理。

既然宋大人愿意给他们竹水湾好处,先在这边修路,她作为竹水湾的主人,也不能掉链子不是。

而且憩云会所的另外两个东家,知县夫人卫筠雅和周雪嫣听了这个事情,直接商议一番,决定以憩云会所的名义,出三千两银子,让宋皎招人去购买粮食,说是为了会所再次扬名,但实际上会所的名声已经够大了,这就是妥妥的做好事了!

宋皎感动不已,知道两位是为了她,毕竟这是为她的竹水湾修路。

而宋大人更加感动,因为他觉得,是自家夫人为了他才这么做的。

不过无论原因到底为啥,总归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宋大人为临水县筹集足够的粮草物资后,就全部送去枫叶码头那边,把这些粮食物资装船运送到明川最大的码头也就是蒲扇镇的大码头。

因为滋事重大,县城也不能兵力空虚,官府也没法出动大批的官差杂役,所以捐献粮食的各家各户,就各自出动了几个家丁护卫,陪同官差一起送粮。

蒲扇镇码头是临水县离得最近的最大的码头,同时也是明川最大的码头,所以周知府早就命令大量府城官兵在此守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