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1章 这三个月以来 (第1/2页)

加入书签

八月桂香,丰收正酿。

八月不仅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十五这日,临水县城里城外,村里寨里,都是热闹非凡。

县城百里处,竹水湾的秀水寨这里,今日也是格外热闹。

因为今日不仅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更是朱大毛和妙真的成亲之日。

此时的秀水寨,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就连山下的内外墙上,也都贴上了囍字。

守门的汉子们,还会给竹水湾外面来往看热闹的百姓们,发些喜糖。

这三个月以来,往竹水湾附近迁居的百姓们越来越多,眼看着都形成了五六个小寨子,不过大多数都是外地过来的荒民们,新入临水县也没啥家底的,因此他们现在还在开荒加上建造房屋中,临时住着草搭竹棚子。

荒地也是今年开上几亩,正好能赶上明年春耕。

至于房屋,只要在入冬前盖好,到时候不受冻就行了。

不过建房加开荒虽然辛苦,可他们也是越干越有劲儿!

因为啥?还不是竹水湾里面的朱夫人心善,特意让里面的工地大食堂每日多做饭菜,他们这些外人也可以过去吃饭,并且价位低到让人想哭。

甚至有些穷苦得连吃饭钱也拿不出来的,还能用户籍文书过去抵押,打些欠条,只等着明年他们有了粮食后,再还,并且也不收任何利息,这不就是纯纯做善事么!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每日竹水湾外墙大门口这边,总是来来往往,很多人过来打饭回去。

是的,因为竹水湾不能让外人随意出入的规矩,因此宋皎特意让人在外围墙外面,建造了一排木棚,并且搭建了三个大灶台,和工地那边的差不多,同样是一大两小,三个灶台总共九个灶眼。

每日由两个人专门把蒸好的杂粮馒头以及配好的杂菜糊糊粉送过来,然后起锅烧水,水开之后直接把杂菜面糊糊搅进去,就是三大锅杂菜糊糊汤,还是五香味的,再加上那另外六个小锅上馏得馍,也差不多够三百人吃饭的。

不过竹水湾附近搬来的人,虽说都是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寨子吧,可那六个寨子,加起来也有一百五六十户人家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人加起来,差不多也有五六百人。

要说人们都来这里吃,这三锅饭是不太够的,可总有些不舍得过来吃的,宁愿家里人去附近山林里挖野菜打野鸡之类的勉强度日,也不想过来赊账买吃食。

所以真正过来吃饭的,差不多就是三百人左右,这也是宋皎派人过来查询过的,因此她让人准备三百人的饭量,每天差不多就是不多不少,基本上不会剩下什么。

而且吃饭的家伙什都是他们自己过来带的,也是省事不少。

当然这里的饭也不是永远不换样,只是大多数都是杂菜糊糊汤和杂粮馒头,偶尔也会把糊糊汤换成咸米饭,或者是杂粮粥加上咸菜馒头………bigétν

总之无论是竹水湾外面,还是竹水湾里面的各处工地大食堂,馒头的需求量那是相当大的,于是宋皎干脆在寨子里建了个馒头作坊。

招了二十多个寨子里有劲儿的婆娘们,过来揉面蒸馒头,每日蒸好后,就有专门的缝了纱布的带盖儿大箩筐装上马车,分送各地。

当然宋皎也会隔段时间让她们多蒸一些,凉透之后送到公社那边的一个小仓库,她偷偷去把那些馒头,收到空间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