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章 想当个包租婆 (第1/2页)

加入书签

小型商业街。

这是宋皎突然想到的。

他们从来到西城这边后,就发现了,除了西一街那边有几条街巷有一些店铺之外,就格外一个集市。

除此之外,就都是各种档次的居民区了!

大昭阶级制度也是挺严格的,所以一些商人之流的,即使家中有钱,也不能把院子建在县衙所在的东城,甚至即使建造五进的院落,门匾之上也只能刻上某宅,却不能称之为府邸。

因为,他们不配,他们只能居住与西城区。

东城里除了繁华的几个商业街外,其他的都是官员和一些有身份的,比如当地的士绅豪族们。

至于之前为难宋皎他们,又被拉下马的那位吴书吏会住在西城,那是因为书吏不能称为官身,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和其他差役一样,都是在西城居住。

一来是他们身份不够,二来是西城房价更便宜,他们居住也是无太大压力的。

不过即使是西城,也有不少档次的,还分成了三种:富人,普通人,贫民。

而富人区自然是集中在西一和西二街上的,他们的府邸很多都很大,动辄三进四进甚至五进,二进的小院落几乎是没有。

所以即使富户远远比不上普通老百姓和贫民多,可人家有钱买地皮啊,建造的房子院子也大,这不就占的地方多了,所以西城头两个街道,都被他们占完了!

由此可见西城即使房价比不上东城,可头两街的地皮也不便宜,要不然宋皎他们之前找的那青柳学堂,也不会在柳树巷的最后面的位置。

要知道,柳树巷,可是在西二街的最后面。

想想一个学堂能多穷?可也还不是只能建在西二街的最末尾。ъitv

然后就是朱大长去牙行看房子的时候,被那位中年牙人带着去的,就是西三街和西四街前面的一些房子,就这也是各个院落的布局挺紧张的。

不过比起来西四街最后面的一些特别拥挤破旧的巷子胡同,还是稍微好了那么一点儿。

这城里的居民,毕竟还是有钱人占少数,穷苦百姓们占多数。

可偏偏人数人有钱人占据了最好的地段,最多的居住面积,而人数众多的穷人,却只能占据最少的地方,拥挤不堪。

哎!

宋皎想了这么多,忍不住叹口气。

不过随即却是心中豪情万丈:就让她当个引领时代潮流的“房地产商”吧,有钱了在西城这边买些地皮,搞个房地产开发。

到时候既能当个包租婆,坐等房租,又能收获功德值,岂不美哉。

宋皎再次抬眼,望着面前还什么都不是的地方,却是在心中已经画出来了一些宏图了!

时间耽误了一会儿,林母估摸着那几位邻居们差不多也被叫过来了,就领着宋皎他们又回去了胡同里。

那几位邻居除了较远的胡老伯之外,其他的确实都来了,不过却没有过来林家的院子这边,而是都在自家的院子门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