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章 打听粮食价格 (第1/2页)

加入书签

窗边微亮,宋皎慢慢睁开了眼。

洗漱过后吃了早饭,今天又是一个忙碌的一天。

因着今日已是正月十三,眼看着后日都是元宵节了,宋皎他们也不能在县城多留,要尽快把事情忙完。

所以一次过早饭,就又把大家分开了!

依旧是朱大毛和妙真带着四个小子,因为药店和杂货店那里他们定了不少东西。

算下来也得二三十两银子,宋皎有些肉疼。

好在妙真手里的所有绣活都卖了,倒是挣回来了三两多银子,不过这都是寨子里一众小姑娘们挣得,宋皎也不会眼热。

虽然现在寨子里都是一个大集体,很多东西出入都走公账,包括宋皎出去的这些钱,买了药材和一些杂货,都是寨子里公用的,所以都是寨子里记账,随后还要给她的。

但是对于寨子里的姑娘们辛辛苦苦弄得绣活儿,宋皎却不会让她们上交,这样容易打击她们的积极性。

这绣活整整两大筐,有帕子荷包,也有络子头花和其他小物件,林林总总也有几百样儿,也都小姑娘们辛辛苦苦做来的活儿,看着三两多银子很多,实际上十几个小姑娘们分下去,也就每人二百多文。

不过对于小姑娘们来说,这二百多文已经是很客观的数目了,毕竟搁在以前,她们就是过年手里的压岁钱,也不过七八文最多十文,家里穷的,甚至才一两个铜板意思意思。

所以二百文,也能让她们开心很久了,甚至还能慢慢攒个嫁妆啥的。

宋皎依旧用了马车,朱大毛他们要去拉货,则是出了五十文的租金,租了客栈拉货用的驴拉大板车。

至于为什么这么费事,不是因为宋家懒得跑,而是今天去那林秀才家里,算是正式要请人做保,礼物是要备上的。

还有她想给林秀才些粮食,来代替银子,买下院落,这就要林秀才与那几家商议,看看他们愿意不愿意了!

先送走朱大毛六人之后,宋皎他们四人坐上了马车,让蔡贵赶着马车,直接去西四街那边了!

马车路过一家粮店时,宋皎假意叫停马车,然后带着大儿子去了那边的粮店里面问价格。

毕竟还是受北地的影响的,再加上临水县人口增加,粮食也跟着涨价了,粮商们可不管那增加的几千人口,是否有能力购买粮食,反正他们就是觉得人多了粮食少了,自然就物以稀为贵,要涨价的。

好在有宋大人把关,他们也不敢太过分了,至少比北地的天价粮食,便宜的多了,不过也还是涨的不少,并且隔段时间还有些变化。

比如宋皎他们刚来临水县之时,也打听过一二,当时的粮食比起现在,便宜不少呢!

可能是因为粮食生意不愁卖,所以店小二的态度并不是很积极,见宋皎他们过来,也没打招呼,就是干站着,等他们先开口。

宋皎心里啧啧几声,也没说什么,只是四下看了看。

这个时候也有一些店小二跟着介绍商品的“服务”,可惜那都是饭店酒楼还有金银珠宝之类的店铺,粮店里可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