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生姜熬汤驱寒 (第1/2页)

加入书签

朱大长把驴车安置好后,就带着两个弟弟,弄来了不少干草,铺在最底下,上面则是把新买的两副被褥铺上了。

宋皎和石小花把驴车上睡着的金宝儿和银宝儿塞进被窝里,至于救过来的还在昏迷的那俩人,可不舍得他们躺在新买的铺盖里,而是把他们放到门口的另外一边的草窝里,身上也盖了些草。

这屋里人多,又燃有篝火,不会太冷。

然后宋皎又趁人不注意,给两人喂了口服葡萄糖,这才不再管他们了,倒是胡老婆子说她之前和马悬壶是邻居,和他比较熟悉,可以帮忙照顾。

宋皎也就随她去了,不过也没忘了给胡老婆子和傻子胡二蛋留下四个野菜窝窝头,这是之前朱家本来有的,还剩下几个,她也不想再啃了,正好给这祖孙俩,至于其他吃食,还是暂时不给这俩人了吧,毕竟不熟悉。

???

晚上的破山神庙,因为堆堆篝火和热闹的人们,终于不那么凄凉了。

他们这群人,说是二百多号人,实际上三个村子加起来,也不过六十八户人家,吴家村还算是大的,三十三户人家,其他两个村,可都是不到二十五户人家。

而人丁也都不兴旺,杨树屯和李家洼两个村加起来,也才二十多个青壮,其他全是老弱妇孺,这也是他们为啥选择跟着朱家和吴家村人的原因。

说起来人挺多,实际上小孩也很多,不占地方,进了破庙后,大家都按村集中在一起,倒是还在庙大堂中间,留了一个大场。

吴铁头带头让人把中间的杂草树叶之类的清理干净,这些点了篝火也不至于不小心引燃了整个破庙。

篝火就在中间点了一个大堆的,还在它四周垒了几个石头炉子,可以供大家晚上做饭。

不过他们粮食也都不多,说是做饭,也不过熬一锅热水,拿来泡窝窝头吃。

宋皎想了想,又拿出来十几个大疙瘩生姜。

“这是之前路上挖的野山姜,大家分了放锅里熬成姜茶,天气冷了,喝碗这个也能驱寒。”

大家一听这话,都高兴的不停道谢,娘耶,朱家的寡妇可真是大方的,这样好的野山姜可是不好找,她竟然这样大方。

宋皎分了生姜后,就没再管其他人,她让吴铁头一起帮着熬点姜汤,她则是偷偷的拿了些杂粮馒头出来。

熟食区有很多彩色馒头,土褐的是高粱面的,黄的是玉米面的,黑的是荞麦和粗面两掺的,绿的是绿豆的,还各种带馅儿的水果包和蔬菜包。

她没都拿出来,而是选择了不起眼的土褐色和黑色的。

就这样的粗粮面馒头,可比白馒头贵多了,而且吃起来也不是粗面窝窝头那样的难啃剌嗓子,现代的技术,自然好吃。

宋皎给了吴铁头家十个香软又带着温热的杂粮馒头,不顾吴铁头的反对,直接塞给了他媳妇儿。

吴李氏也让了几下,还是大方的道了谢接受了,她这样的爽利性格,很对宋皎胃口。

而朱家这边,每人三个粗粮馒头,那几个半大小子也一样,宋皎没有厚此薄彼,但是暗地里却偷偷给了俩孩子一人一个卤鸡蛋,把石小花给感动的满眼泪花。

朱好好也是满眼泪花,不过却是伤心的,甚至不争气的泪水,还从嘴角流了下来。biqμgèt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