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1章 都以秀水为名 (第1/2页)

加入书签

解决个小麻烦,朱家人舒心的在县城又住了两天。

这不快该挨住县试了,宋皎又让老蔡头回去寨子里,接来了苏老爷子和另外两个苏家的长辈。

苏淇早年父母双亡,是苏老爷子苏明先这个堂爷爷把他养大的,自然也是苏老爷子过来的,而另外三个苏家子弟,苏淋和苏瀮是兄弟俩,这次来的是他们的父亲苏应文,苏应文也是苏老爷子的堂侄,另外一个年纪最小的苏浙,则是和苏老爷子远一些,是他三堂叔家的五堂弟的孙子,这次来的也是他的五堂弟苏明儒。

苏明儒比起苏明先要年轻不少,大约四十出头,而苏浙是他的大孙子,今年也才十一岁,算是苏家开慧较早的神童了,读书也不错所以今年才会想着让他下场试试,锻炼一下。

苏家三个长辈过来后,是要住在苏淇他们的院子里的,苏淇他们本来是打算几个挤挤住在一起,为大人们腾出来三间房子,但是苏明先他们三个长辈怕孩子们考试前夕睡不好觉,说啥也不行。

宋皎就让老蔡头辛苦一下,过去马棚隔壁那个小房子里住了!

这里其实本来也是垒了个看马棚的小房子的,但是因为苏凇他们院子里有空房间,所以就一直让老蔡头住的那里。

现在老蔡头去了马棚旁边的小房子住下,也把床给挪去了,腾出来那间房,宋皎干脆给三个长辈铺了大通铺,底下有厚竹席,还格外有层防潮地垫,最上面还铺了铺盖,苏明先他们睡得很好。

只不过第二天宋皎并没有急着叫大家起来,只是悄悄叫了杨玉娘过来,和林母一起帮忙,做了早饭之后,这才叫了书生们起来吃饭。

吃完饭之后,她又仔细检查了考篮子,这才给大家一一分发了!

这时候老蔡头和朱大长还有朱大毛两兄弟,已经一人驾了辆马车,在胡同门口的空场那里,等着书生们过来后,送他们去县衙那里的考场。

另外两辆马车是他们昨天天黑之前,提前去西集车棚那边租用的,一天五十文。

这个钱宋皎可没打算让书生们掏,这也是她的心意,书生们看到马车后,果然是再次感激涕零。

宋皎又收获了一波儿功德值,也不知道是不是考试将近,他们的功德值竟然比以前多,宋皎这才猜想,会不会是他们随后都是能高中的?

宋皎喜滋滋的想着,笑着送了一众书生和苏家三个长辈还有林文知一起上了马车,朱虎父子俩,还有其他两个镖师这时候也过来了,骑着马护送着一众考生们,开始出发去往县衙方向了!

街上不出所料,果然是人山人海的,不过好在县城的正街大道比较宽,再加上官府提前派了些官差四下巡逻,一些占道儿的小摊贩们今日也都不敢再随意占着道路两旁了,使得道路狭窄了,所以这里倒也没有堵塞住。

再加上有朱虎他们这些明显区别与别的男人的身材,看起来比较雄壮汉子们开路,所以朱家的三辆马车,很是顺利的赶去了衙门那里。

大昭的科举与前朝大差不差,县试都是分为四场,一天考一场,考场是设在县衙的礼房,主考官为知县大人。

因为要连考四天,所以宋皎给一众考生们备得吃用等物,并没有放太多,除了四天的吃用,也就多了一点儿备用的。

而过去送考生入场的苏老爷子一众人,在两个多时辰以后,也是又返回了秀水胡同。

只是他们苏家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紧张不已,这些宋皎是能理解的,毕竟前世的时候,那些高考报道里的送考家长们,亦是如此,更何况这个考中就能改换门庭的时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