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难解的题 (第1/2页)

加入书签

“继续盯着!”

“是!”

见朱英并未露出惊慌之色,进来的人提着的那颗心,也跟着落了下去,只要上面的人不慌,他们这种底下做事的人,自然也就不慌了。

方孝孺此刻正走在大街上,只带着一个随从,他揣着手,皱着眉,看着一个个商铺门口来往的人群,问身旁的随从:“他们这是疯了?”

随从有点无语,但面对自家老爷,还是要好好回答:“老爷,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您看着吧,若是过几日,盐价还在上升的话,那么,抢盐的人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方孝孺也不算是那种十分不接地气的官员,但他再清廉,方家也并不穷,是个大家族,他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他就很不解,问随从:“明知道价格高了,还要继续买,他们这是图什么啊?现在应天各个铺子里卖的盐,应该够这一段时间吃用了吧?”

而且,朝廷应该也对此有了限制,一是限制盐涨价太多,给出一个最高限,二是限制个人买太多。

随从却道:“老爷哎,您啊,是不懂我们这些人的想法。这盐,可是天天都要吃,一顿不吃都没滋味,几日不吃就没力气的,哪里能少了它?说是过段时间还有盐运进来,但能不能运进来,能运进来多少,谁敢拍着胸脯保证?趁着现在多买一些,总比过段时间家里没了盐要好,您说是吧?”

这的确是很多人的想法,有备无患。

这种危机意识,也不能说是错。

从大局来说,这是不好的,容易让上面的人头疼。

可具体的事情落到每个人头上,缺了谁的,少了谁的,真到了关键时刻,谁难受,谁知道。

方孝孺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变成这样,怕是难以短时间内收场了。

虽然朝廷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且反应很迅速,但盐这东西,的确是缺不得啊!

只要放出风声,让大家都知道,产盐的地方出了问题,可能要缺那么一两个月的盐,这个缺口,谁来填补?

怎么填补?

不能填补的话,放出仓库里的存盐,也只是管一时。

这有些饮鸩止渴的意思了,等仓库里的盐都放完了,没了,那时候若是还缺盐,这个缺口怎么去堵?

这些都是问题啊!

而且,这些问题往往是连环的问题,一环扣一环,一个倒,就会导致一串都跟着倒下去。

连锁反应也就是这样了。

方孝孺背着手,在街上溜达了一圈,所见到的场面,让他心中越发不安。

等到他带着一肚子的不安来见朱英,却被告知,大殿下出宫了。

“出宫了?大殿下可说去了哪里?”方孝孺忙问。

这该是他给大殿下跟三殿下讲课的时候了,两个人竟然都跑了?

他这当老师的,自然是要问一问了。

对方没回,只说,若他有事,可在这里等一等,又或者,等大殿下回来后,他们代为转达。

这些人,倒是被调教得挺好。

方孝孺听到这些人的回答,不仅没生气,反倒有点欣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