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不负仁义 (第1/2页)

加入书签

真正的他?

丁立虽然在此前不久才真正觉悟了一部分有关刘备的一些历史记忆,也明白了刘备和他之前获得的伴生英雄棋翼德、云长之间的莫逆关系,也更了解了刘备对于汉室的执念。

说真的,刚开始的时候丁立其实对于诸葛一是抱有戒心的,这一个戒心不是因为其他,而是那个汉。

当时的隆中对策之时,丁立并没有做出任何干预的棋手行为,但并不表示他没有看出其中的不对劲,诸葛亮疯狂的强调汉、汉、汉,要知道如今汉这个王朝可以说是诸葛一的标志性王朝。

自从被其用大汉道果点燃星火之后,在天元之争的棋手就没有不知道汉这个国号的,若是其他人想要借用其名丁立倒不会那么紧张,可那个人是诸葛一就不一样了,他不止一次怀疑诸葛一是否想要通过他的诡异道境,借尸还魂,借用他的玄德完成他诸葛一的大汉。

不过当【如鱼得水】出现后,丁立就已经觉悟了一些不可对外人诉说的残破历史,这关于刘备残破历史中,就有着那位玄德心心念念的重塑汉室。

到了那时,丁立才明白,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实意有所指,可却是为了唤醒当时的玄德。

可即便如此,丁立也不明白所谓真正的他到底是什么,要不是诸葛一的这句话,他差一点动员棋手的能力去中止这一场支援,可惜发话的那人名叫诸葛一,丁立还是选择了相信。

成都城外,三万精锐汉军整装待发,他们并没有白马义从那般是天下强军,可却已经达到了虚黄位阶,是属于实打实精锐了,一般一支军队达到红阶就属于正常的战兵能力。

若是平均位阶达到黄阶,那已经是属于主战精锐,但凡战兵个人位阶超过黄阶,达到紫阶或以上的都已经属于天下强军。

当然这里仅仅指的是没有武器装备影响的普通战兵,也不会将军煞的加持计算其中,在两军对决之中,个人士兵的位阶并不是决定性的,军煞军阵等一系列因素都会改变一支战兵的作战能力。

就如同现在,当刘备,于点将台上大喝一声:“兴仁讨贼,义不容辞”之后,原先被刘备汇聚的国运刷的一下分散给了这支三万人的士卒,顿时形成了紫阶的伪军煞。

当然紫阶伪军煞出现的代价就是大量国运被抽离,半空中那一条红色鲤鱼,在一瞬间变为萎靡,似乎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动员之后,刘备看向了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诸葛亮,郑重的将自己的汉王印信交托给他:

“孔明,孤自知此时有些鲁莽,但仁义于我,重于泰山,备宁失天下,不愿背仁。”

说完,之前还是乾纲独断的刘备,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一势之主的身份朝着诸葛亮行了大礼参拜。

“此战凶险,主公切勿大意,这大汉根基,只要亮一息尚存,定等主公凯旋。”

诸葛亮见状,并没有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样是郑重一礼,却给出了他自己的承诺。

承三顾之恩,一诺定竭忠悃,这就是诸葛亮,这就是那个诸葛孔明。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刘备如此抉择背后带来的危机,励精图治两年,百废待兴,三万精锐已经是如今汉国全部的精锐,大军一走,别说如今的成都,就是汉国此时两座大城加上十余小城加起来也凑不出五千精兵。

诸葛亮几乎可以断言,刘备一旦离开,敌人后续的手段就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主公有他的战场,而诸葛亮已经准备开始他自己的战场了。

当刘备离开之后,一直盘旋在成都上方的红色鲤鱼也一个扑腾,跃入四周的水中消失不见,就如同被分割了大部分的汉势力国运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