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 辩论课二 (第1/2页)

加入书签

三丫接过安若男递过来的喇叭“我不赞同这位同学的看法,我觉得老师同样是个人,只要是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论语学而》就有一句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而这句话就是孔子周游到了陈国,一位的陈姓官员问孔子:鲁昭公知礼?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暗含玄。

因为为孔子当时主张‘克己复礼’,所以他当时回答得很干脆:“知礼。”

他既不说自己国家和国君的坏话,也符合周礼的规定,孔子的回答不失君臣之礼和国家的尊严。

那个官员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鲁昭公明明不知礼,孔子却护短,意思是说孔子不是君子的作派。巫马期又把那官员的话转告给了孔子。

孔子当时就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多么幸运啊,如果有了过错,人家都能知道。

就连有圣人之称的孔子都承认自己说的话错了,那老师会犯错不也是正常的吗?只要不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错误……”

安若男看着小小的女孩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样子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看来她的教育还是有成效的,至少她段时间教的知识她都记住了。

三丫说完后,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感谢安琪同学刚才的发言。”安琪是三丫学会这以后给自己取的名字。可是平时除了在课堂上村里人还是喜欢叫她安三丫。

“还有人和安琪的想法不一样的吗?”确定没人回答后安若男才道:“那好,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讨论,老师错了要不要指出来。”

听过安若男上课的人都知道要举手发言,所以她问完这话只有寥寥几人的声音“老师有没有错我们怎么知道?”

说话的人原本以为自己的声音小不会有人听见,可是他没想到其他人都没说话,就只有他们几个开口说话的,所以他们一说话众人齐看向他们。x33

“所以我是说如果你发现老师做错了,你觉得有必要指正出来吗?”安若男很满意自己村里人的表现,虽然有人举手,可是来听过课的人没有一个自行开口说话的。

“就比如我吧,我教你们大家读书也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们觉得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应不应该给我指出来呢?”安若男原本是想提一个假设的问题,可是现在看来假设的问题好像不怎么实际,还不如直接从她自己身上找缺点。

这次举手的人比前几次都要多,安若男暗自心惊,自己教的有那么差吗?

安若男随意指了五个人“你们五个先上来说说。”

安若男原本以为他们会说出他很多不好的地方,没想到他们统一说的都是“安老师教的很好,安老师教的很棒,安老师说的通俗易懂,一听就明白……”

安若男红着脸制止了他们还要继续夸奖的话,这话听得她都脸红了“那个……几位同学,请你们说说我不好的地方,大胆说,不用担忧。”

几人对看了一眼,然后齐齐摇头“没有。”

安若男又看向其他人,只见台下的人不是一脸懵逼就是齐齐摇头。

安若男又把目光看向三丫和四丫,只见她们不仅摇头还微微往后退了一步,表示她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安若男才把目光看向安四叔他们,这次活动能救场的也就只能指望他们了,不能够让她又当主持又当辩论方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