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37 章 水之章:淮南三叛,聚兵汇寿春<br>(一):内骚乱 (第1/2页)

加入书签

本来魏吴之间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这也是钟会一直在等待的机会,他早就想好了吴军可能会选择的进攻方向,并且精准的在堂邑、广陵以及海陵三地部署好了应对的兵力,严阵以待吴军的进攻。

为此他指着南方对身旁的副将们信心满满的说道:

“此战我军必胜,这一次我一定要生擒孙峻以及叛贼文钦父子!”

可是当战事的发展却并没有像他所预料的那样继续发展下去。

孙峻的突然暴毙使得吴国内部发生了骚乱,虽然孙峻在去世之前已经留下了明显的政治遗嘱,那就是由他的弟弟孙綝继承他所有的权力,并且代替他领导北伐战争,但消息传到了刚刚登案正准备朝着堂邑发起进攻的吕据和文钦所部时,吕据的反应显得很激烈。

一者他没有想到孙峻会死得这么突然,二者他也对孙綝接掌权力感到无比的愤慨。

相较而言,真正影响吕据情绪的正是第二点。

在营帐之内,他将自己的缨盔摘下使劲扣在了席案上:biqμgètν

“真是岂有此理!”

文钦也没有料到孙峻居然会死,不过对他来说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吴军的军心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再和胡奋作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他决定不妨挑起吕据和孙綝的矛盾,使得他们互相攻戗,自己好从中收货渔翁之利。

于是他走到了吕据的身旁对他说道:

“听闻在出征之前孙峻就接到了密报,说您与诸葛恪生前来往密切,并且还私下里前往诸葛恪的坟前祭奠。如果这件事要是被孙綝知道了的话”

接下来的话文钦没有说完,可是吕据已经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压力,他知道孙峻兄弟生前最为忌惮的人就是诸葛恪,所以才会处之而后快,一旦发现和诸葛恪相互勾结的人,他们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尤其现在是孙綝掌管大权,自己岂不是成为他砧板上的一块肉了吗?

想到这里,吕据的内心不免感到有些慌乱。

而一旁的文钦见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对吕据小声说道:

“如今将军已经别无选择,如果不快做决断的话,恐怕这一战无论成败与否,一旦班师回朝,您将手中的军队交付出去,那么难保孙綝不会对您下手”

文钦的话精准的切中了吕据心中最为担心的要害,坚定了吕据和孙綝分庭抗礼的决心。

之后吕据立刻采取行动,秘密与太尉滕胤联系,因为滕胤是诸葛恪的姻亲,且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能够有助于他成事。

两人商议好,决定怂恿吴国朝野上下对孙峻兄弟不满的臣工们向孙亮进言,恳请擢升滕胤为丞相,好从孙綝的手中分走权力。

可是文钦另一方面又派人秘密传信于孙綝,将吕据的计划毫无遗漏的告诉了孙綝。

在有人通风报信的情况之下,孙綝自然是有所防备,所以在朝堂之上面对朝臣们突然间发起的请奏,早就想好对策的他处理的是游刃有余。biqμgèt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