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重启和谈,祸水西引 (第1/2页)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

许都。

司马懿已然接到了曹睿的圣旨,重新回到朝堂。

曹爽因其为宗室,曹睿并没有责罚,仍领大将军之职务,不过军权削弱了不少。

曹魏并州司州荆州三处大军指挥权交出。

曹爽负责幽州扬州等处的军权,专心对付东吴。

他麾下的一干将领也都进行了一些调任。

而司马懿的人,如蒋济,刘晔,高柔,王观等人也纷纷拿回实权。

与蜀汉对线的函谷关,并州,荆州一干将领做出了调整。

荆州还是夏侯玄主政,司马懿命他一个月之内夺回上庸三郡。

函谷关守军主将换成了郭淮,并任为洛阳太守,统领曹爽兵败溃败的6万大军,以防蜀汉东进。

并州刺史王奋,司马懿让曹睿下旨安抚慰问,并追封河东太守王凌为尚书。

毋丘俭的冯翊败军加上河东三万守军,由陈泰接手,驻防闻喜,坂浦津,芮城一线。

对于战中阵亡的贾逵,庞会等人,追封厚葬。

毋丘俭不予追究,调往淮南,以防东吴。

而邓艾在此战中表现优异,渐渐进入了司马懿的视野。

并不因为他曾经是夏侯玄和曹爽的部下而敌视,司马懿反而抚慰一番,帅一万军驻扎陕州,与郭淮为引援。

至此,曹魏之中,宗室和外族分别担起了半壁江山,相互牵制。

不过,司马懿在朝中的声名更加隆盛。

“太傅,蜀汉潼关大败我魏军,又夺取了冯翊,如今该当如何?”

许都皇宫一处主殿,曹睿一脸金色,有气无力向拜伏在前方的司马懿问策。

他自从停服了金丹之后,反而身体越来越不好,可是那方士已经不见踪影。

曹睿安排宫中的人暗查的同时,又开始寻找方士。ъitv

司马懿早已听闻此事,不动神色,至于之前那个方士是东吴人所派遣之事,也不打算告知曹睿。

司马懿一系列的举措和人事调整,曹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日,曹睿招司马懿来询问应对蜀汉。

现在曹魏内忧算是稍稍平息,应该来处理外患了。

面对蜀汉的咄咄逼人,曹睿也是头痛不已。

而且东吴那边,孙权也开始不安分,听说他还有称帝的打算。

要知道,孙权这个吴王还是曹丕称帝时册封的。

名义上东吴还是曹魏的臣属。

要是孙权称帝,这是明火持杖要跟曹魏硬刚了。

刚刚五月初结束的石亭之仗,让孙权有些膨胀了。

不拿下合肥,他也是不肯罢休的。

所有的这些,曹睿感觉已经没有精力去处理了。

他希望司马懿能摆平这些事情。

就算司马懿有野心,只要他在位,司马懿是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

曹睿要让自己的身体多维持几年。

“陛下,今年蜀汉和我大魏都经过多场大战,双双疲惫不堪,如果再进行征伐,只会陷入泥潭!”

“老臣以为,可与蜀汉和谈,争取休整时间,修养生息!”

“等兵员恢复,士气回升,老臣愿意领军,讨伐蜀汉,夺回关中陇右凉州!”

司马懿沉声说道。

“和谈是没问题,不过此时我国战败,与蜀汉和谈,必出于劣势!”

“何况夏侯玄还在汉东三郡与蜀汉鏖战!而东吴也蠢蠢而动!”

“这如何是好?”

曹睿一脸担忧。

“陛下无须担忧,蜀汉那边,老臣已经伏下暗棋,随时可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