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0章 二个月后 (第1/2页)

加入书签

二个月后。

公元228年冬天。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关中平原第一场雪珊珊来迟。

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就连黄河也差点结冰了。

曹魏和蜀汉两国,因为和谈的顺利进行,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也迎来了一个祥和的冬季。

诸葛亮带着关中的主要文武百官,暂时回成都,留下张苞守城。

一年一度的朝堂大会将在腊月二十八召开,诸葛亮要安排朝会事宜,商讨来年规划。

除了边关留守的主要将领和部队,一方主官将会谴使者进成都觐见。

而地方官员也分别上表述职,接受考评。

今年一年的政绩表现,将决定来年的升迁与否。

马谡,姜维,魏延,李严等一军主将,自然也是要去成都朝会的行列。

听闻,镇守西平的马云禄,作为长安郡主,也会带随从而来成都。

各地各方都在准备着去成都的计划。

结交朝中各方大臣,礼尚往来,在所难免。

而马谡自从回到华阴,却一直扑在马铃薯和红薯的培育上。

他的侄儿马秉现在已经算是半个农业专家了。

在侍弄两个作物的同时,开始将糜竺从西海送来的钾盐,在华阴封地大肆养土。

只待来年将马铃薯和红薯的种子种满封地。

来年的春夏之际,封地收成之时,便是这两种作物能够大力推广之际。

封地四五百亩良土,至少可以产出几十万斤马铃薯和红薯。

届时,蜀汉粮食问题的解决,能初见端倪。

和谈交换而来的那些人才,马谡先单独接见了马钧。

对于这样的技术人才,蜀汉是非常欠缺的。

马谡带着马钧来到了少华山下,防守严密的三个作坊之中。

当马钧进入这里的时候,顿时惊呆了,眼中散发出无比震惊的光芒。

之前,他在曹魏屡屡提出机械改良建议,当时当政的曹爽不以为意,不予以重视。

后来在潼关攻城战中,作为攻城指挥的邓艾,才意识到发石车的威力。

只可惜,曹爽兵败,司马懿当政,两国和谈。

马钧和卫瓘被用来交换曹霖夏侯懋夏侯霸杜预这些将领。

司马懿意识到马钧的能力,可是迫于曹睿的压力,还是不得不同意。

而卫瓘的父亲卫觊,却因为马谡河东郡一行,让郭循以为卫家是蜀汉的密探卧底,上报给司马懿。

刘晔得到授意,竟然派人将卫觊秘密处死。

现在指名道姓要卫瓘交换,更加坐实了卫家是卧底的事实。

年仅六岁的卫瓘,被迫离开了河东,住进马谡华阴的封地。

关凤得知其来历后,照顾有加。

卫瓘已得知自己父亲被司马懿所杀,心生恨意,一心待在蜀汉,专心攻读,誓要长大后为蜀汉谱写一部新律法。

同时也想为父报仇,亲眼看到司马懿覆灭。

且说马谡带着马钧来到作坊。

这里有关凤招收的家族弟子组成的护卫守护。

三百个工匠,日夜不停,将银镜,玻璃瓶,白纸,铁器等招商会上出现的产品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然后运送到长安马福看管的仓库,再由三国的商人,转运到其经销权所在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