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章 游古城颇多感慨,回民街遇另外半块玉虎 (第1/2页)

加入书签

这天古云峰出了门,他打算沿着边家村往东走,逛一逛古城的城墙,然后再去钟楼附近的回民街看看。

这些地方都是他前世经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他太多的记忆,有美好的,也有不好的。

古城的城墙是华夏保存的最完好的几座古城墙之一,除了燕京紫禁城之外,几乎就属这里保存的最为完好了。

当然金陵也有古城墙,不过都是后来修复的,其实它早就在民国二十六年的那场劫难中毁于战火了。

登上古城墙,他看着城墙内外那些高矮不一的房屋跟忙碌的人民,再看看自己脚下的青石砖块。

他不由的感概万千,多么伟大的建筑,多么辉煌的历史啊。

古城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古城的府城。

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封建王朝的繁华,凝结了多少匠人的智慧,同时也包含了多少人民的血汗。

正所谓古今多少君王事,任凭风吹雨打过,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过眼云烟。

不管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也就是匆匆的过客而已。

多少君王想要让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世,让自己的子孙代代相传,但都是徒劳的。

历史是进步的,让所有人成为奴隶,自己高高在上的坐在金銮殿上千秋万代,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古云峰在城墙上走了一圈,又感叹了一番之后,就直奔钟楼那边而去。

虽然现在是九四年,整个华夏的经济还不算特别发达,但古城回民街这一片已经很繁华了。

人流熙熙攘攘的,小商贩们不断的叫卖着自己的货物。

有吃的、喝的、玩儿、稀奇的,有唱的、跳的、表演的、吸引人的。

古云峰走进人群中,感受着市井烟火气,突然觉得修仙其实没啥意思。

人嘛活着可不是就那么回事,一日三餐,老婆孩子家人。

他一路走,一路品尝着各种美味的小吃,涮牛肚、烤羊肉、秦镇米皮、胡辣汤、老孙家泡沫、凉粉泡饼、酱牛肉……

虽然每一样都是浅尝辄止,但他的肚子也吃的饱饱的了,午饭肯定也不用吃了。

正当他准备回边家村那个四合院时,突然被前面不远处的几个古玩店吸引到了。

要说那里的古玩最多,最有历史沧桑感,不用说了,肯定是秦川省了。

都说秦川的黄土埋皇帝,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十三朝古都,多少君王贵胄埋在了这片土地的下面。

当然了,他们也把无数的金银珠宝,文玩玉器,书法字画这些都带进了自己的坟墓里。

后世有人开玩笑说,古城修地铁进度慢,主要是因为修不了不远就是一座古墓,而且规格都不低,各个朝代的都有。

有人说只要在自己地里往下挖,稍微挖深点,肯定能挖到啥宝贝。

当然了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也侧面说明了,古城这里的地下确实有很多宝贝。

古云峰慢悠悠的走进了一家家古城斋的古玩店。

他刚一进门,还没来得及多看。

一个很有眼色的年轻小二就迎了上来“这位贵客一看就是有品位的人,我们古城斋在这古城可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各种古玩都是精品,您要看看什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