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过年 (第1/2页)

加入书签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年关。

如今四奶奶的身孕已有五个多月,常昭、常晞都颇为关心,可偏偏年下正忙,抽不出空去看望,今日正好有人来送年节礼,常昭忙叫了随车的婆子来问话。

两个婆子打扮的喜气又干练,笑回道:“四少奶奶的气色好得很,能吃能睡!两位爷也都回来了,家里上下都高兴得很,大老爷和大太太正盼着过年,一大家子好好的热闹热闹呢!”

“那就好,那就好!”常昭如释重负,几人说了些过年的吉祥话儿,常昭也闻讯赶了过来,又问起四奶奶的情况:“上次大夫嘱咐让好生休息,这次又是怎么说的?”

那婆子忙回道:“大夫说肚子还是大了些,可能是平时吃多了,有些发福,叫多多走动。这不?现在四爷每日都陪着四奶奶在院子里溜达呢!”

常晞忍不住摇头。

这请的是什么蒙古大夫?连双生胎都诊不出来!biqμgètν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她可是知道的,四奶胎生了一儿一女,因此被认为是个有福气的,后来还常有人请她去做婚礼的全福人。

不过,大夫建议多走动,这总没错······想到四嫂那一双粉妆玉琢的孩子,她的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喜悦的气氛溢满整间屋子,常昭笑着吩咐人陪她们吃饭,婆子们行了礼退下。

随即有回事的一干人来请常昭的示下。

这两年,杨姨娘绞尽脑汁的敛银子,常晞曾与常昭商议,由常昭出面戒恃了她几次才好些。如今杨姨娘已是身家不菲,心气也大不如前,再不肯抛头露面地管家、得罪人。

可常子卫的婚事已经定在明年四月,大太太生怕定的急了,礼数上不周全,被人误会常家不重视女家,常过来盯着她们准备迎娶的事宜,还会“顺手”替她们料理些琐事。可现在正是年关,大太太自家的事还忙不过来,就更没时间来三房指手划脚了,家里的事渐渐都由常昭挑了起来,常晞从旁协助。

常晞自然乐见其成。

要知道,孙氏进门,从杨姨娘手里夺权是名正言顺的,没人敢置喙。可常昭是三房的嫡长女,正经的主子小姐,孙氏从她手里接了管家权,若是干得好,那是理所应当的;但凡有一点儿不如意,只怕家下人的闲言碎语,就足够让她好好喝一壶了。

这些,前世常晞都是经历过的。

她倒要看一看,孙氏要怎么吃下她前世吃过的苦!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

又是一年春节,常家大房、三房齐聚京都老宅。

老宅上下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正门大开着,甬道两旁挂满了新制大红灯笼,门神、对联、挂牌都焕然一新。各屋各房都张灯结彩,下人们也都换了新衣,到处人声喧闹、喜气洋洋。

众人在烧着地龙的大花厅里摆了两个圆桌,常子敬、常子卫和众少爷们一桌,大太太、两位少奶奶和众位小姐们一桌,常家人口少,又都是至亲骨肉,故也不设屏风,众人吃着团圆饭、喝着金谷酒,言笑晏晏,热闹非常。

常晴还是改不了好吃的性子,把每样菜都尝了一口,很快便撑得歪七倒八,又闻到酒香诱人,便嚷着要喝,吓得众仆妇连连劝止说“使不得”,她却瞅着人不防,把头凑到常昭的酒杯前,就着常昭的手里猛喝一口,顿时呛得满脸通红,狠狠咳嗽了一阵,一叠声叫着“好辣”,惹得女眷一桌笑个不住。

常子卫循声望来,看到常晴的窘态,连连摇头道:“不成样子!”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常子敬捋须微笑道:“这样才好,这才叫一家人!”说着又摇了摇头,看着杯中的家乡美酒,似有感伤之状。

常子卫也默然。

大少爷常明看着真切,忙笑劝道:“二伯父的来信说一切安好,腿疾也比往年好转了许多,父亲和三伯父不必挂怀,要是只管伤感,倒辜负了二伯父特意送东西来的心意了。”

“不错!”常子敬笑道,“千里共婵娟,何必拘泥于行迹?”众人举杯痛饮一番,直说笑到三更时分。大老爷叫放了烟火爆竹,大太太也命人撤去残席,领着众女眷往暖阁里挪坐了,又摆上茶果点心,在阵阵爆竹声中,众人喝茶守岁,其乐融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按本朝惯例,除夕祭祖?;正月初四到初六,由宫中摆下宴席,诸王公大臣需按品级入宫朝贺,并领宴吃年酒;从初八往后,各家再按亲疏远近列了单子,遍请亲朋、同僚来家中吃年酒。各门各户来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常。bigétν

偏偏大太太年前受了些闲气,年关又操劳,有些支持不住,便吩咐大儿子领着众少爷们、大奶奶领着三房几位小姐们去各家赴宴。

常四奶奶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常大奶奶看着十分好笑。

“你月份大了,娘不许你去正是为你好,外边人挤人的,万一有个闪失,是闹着玩的吗?”

四奶奶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只摇着大奶奶的手道:“我要吃周记的洋果子!”

众人忍着笑应承她。

今日她们要去的是建平伯林家。

建平伯府祖上十分显赫,是开国四大家之一,先祖平乱有功,受封建平公,赐铁券,一时声威极盛;后来几经浮沉,又曾与叛王相交甚密,后失势被清算,圣上虽开恩特赦,但还是削了爵位,声势大不如前,蹉跎了数十年,直至林老侯爷一辈,其因在近卫任职时立有大功,圣心转还,建平伯府才渐渐在京都勋贵圈子里露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