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9章 安排接下来的行动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大家一听皇上想知道接下来的行动,周俊安还是看向陆大人,这个小动作没逃过皇上和陆世迁的眼睛,刘信公公更是看了个仔细。看来周俊安出来办差的能力还是弱了些。

这些年陆辰一直在外办差,经验丰富,的确是个不错的苗子。

陆大人看没有人说话,这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分析,高桥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他的行事作风来说,肯定会反扑,至于是对郑元海将军的作战,还是到官驿收拾我们,我个人认为两方面都有可能。对郑将军的海战,不必他亲自指挥。但对付我们,尤其是我和南霜,他肯定亲自出马,东瀛人也是有仇必报的性格,而且除掉我和南霜一直是他的目标。在杭州就是我和南霜捣毁了他所在的山寨和山洞,在这里,我们又把他们东瀛人的集居地给炸了,这个仇在他看来肯定是不共戴天。目前他有伤在身,一周之内他肯定不会亲自过来,但试探性的行动肯定会有,在福建的东瀛人不可能只有这一百三十多人,所以说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一定要小心。这次没能抓到高桥二的确是遗憾,当时我和南霜准备冲过去,但被横着冲出来的二十几个人阻拦,根本无法上前。这也是高桥二提前就安排好的,这次的失利肯定会让高桥二的报复手段更为严重。他肯定是想亲手杀了我和南霜,这个我敢保证。他知道我和南霜炸了他们的集居地,他肯定会先派人过来刺探我们是否在官驿。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守株待兔,主动出击不适合,我们目前的情报根本不知道高桥二躲在哪里。兵部林全海的人可以化装成百姓在官驿周围,如果是重兵把守的话,高桥二一定能猜到我们就在官驿。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大家也提一提自己的看法。”ъitv

南霜马上就跟进了,“我认可大人的意见,目前敌暗我明,他们想找我们容易,我们主动出击却不知道人在哪里,与其浪费人力去找,不如我们就等在这里,但有一点,老爷和指挥使要不要撤出?一旦高桥二反击,这里就是最危险的。如果撤离的话去哪里,一旦老爷等几人离开,我们留下的话,老爷的安全如何保证?这个一定要安排好。不管留下还是撤离,其实都没有万全的办法。”

周俊安也大着胆子建议了,“我倒是认为不撤离的好,我们这么多人在,想必高桥二来了也占不到便宜,我就不信我们十个锦衣卫或是禁军保护不了皇上,以陆同知南霜姑娘和高升孙谷的功夫,难道还不足以击退东瀛人吗?对了,我也在啊,这次出来我才知道禁军有多弱,这还是提前培训了,要是没有提前进行培训,这次就不会全身而退。但一个人对付几个东瀛人也没问题。何况还有兵部的林全海在,他那边的兵将派过来几百个人,累都能把东瀛人累死,车轮战我就不信东瀛人能占的了便宜。”

陆大人考虑了一下,“这个办法也不错,还有一个陈文祖,目前他个人对我们形成不了威胁,但他手下也有不少差役,万一在事情不明的前提下他们围攻官驿的话,我们也容易暴露,看来还是应该找个机会,把陈文祖这边控制起来,让他不能添乱,这样,我们只要一心对付东瀛人就可以。”bigétν

陆世迁也说:“这个陈文祖掀不起多大的浪,手下的差役也没到为了他不要命的地步,何况底下的人大部分都是不知情的,当总督的一句话,底下的人肯定会过来,但有几个人想跟着陈文祖一起死呢?恐怕还真没有这么傻的人。都说识时务为俊杰,这些差役肯定不想死。老爷,说句不该说的话,福建之所以乱成这样,就是陈文祖这个总督不作为造成的。如果早发现早控制,福建也不会乱成这样。这几日锦衣卫的消息网报上来的消息也是如此,目前没发现陈文祖和东瀛勾结的证据,但他不作为更要命,就是为了保他的乌纱帽不丢,任凭东瀛人在福建日益发展,这和勾结的结果没区别,甚至我认为更严重。如果说的不对,请老爷降罪。”

皇上一挥手,“无坊,刚才你们几个提的建议我都听进去了,总的一句话来说,我们是一起到的这里,而且我哪里也不去,反正都出来了,我就是想亲眼看着高桥二死,不管他是想报复还是想干嘛,我就在这儿等他和东瀛人来,我就不信,我大明这么多人,竟然抵抗不了东瀛人。如果连一个高桥二都死不了,就是我大明朝的笑话。至于陈文祖根本不足为惧,他想死,随时都能满足他。就算是他从此安静下来,我也不会放过他。你们安心去准备,我就在这儿。”

陆世迁马上就说:“我等明白了,马上就安排下去,也请老爷放心,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来袭的敌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