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章 (第1/2页)

加入书签

徐老二居然上了瘾还要写,却被郑勇给制止住了,而让他看看这条船,因为,他的这一次任务就是来查看这条船的。

徐文爵被打扰,也就没有了兴致,又被郑勇强拉着到船上的各处观看,特别是在变速箱那里,给他讲其中的机械原理,什么齿轮了,轴承了,一套一套的,把他说得有点晕。

最终然后郑勇说可以送他一双轮滑鞋,这东西特别的好玩。

一听好玩,徐老二立即把什么都给忘记了,便开始追着郑勇问轮滑鞋的事情,于是,郑勇就给他讲了起来,并且,一边说一边写,徐文爵的注意力彻底被他吸引了过去。

因为,坩埚炼钢已经在山上的基地里试验成功了,并开始了小批量的生产,因为钢材的质量已经上来了,所以,郑勇就设计了轮滑鞋,就是为了检验轴承和钢材用的,哦,其实他也很喜欢这项运动,嘿嘿。

这鞋也是刚刚从山东给寄运而来,一共有五双,但是,普通的地面肯定不行,就是水泥地面也不好,因为,现在没有胶皮,而轮子也是钢质的。

所以,最后是用花岗岩,而且,还要磨光。

因此,也不是一件小事,不过,好在有牛力机械,做了一个小广场也费不了多大劲。

于是,这查看船的事情就变得一点也不重要了,而轮滑鞋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没有岩石还有木板,轮滑场地根本就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轮滑鞋,现在却已经制作出来了,徐老二就催促着快点回去,而郑勇想了想,索性,就乘坐这条船回南京,而他的亲卫与马匹就算是第一次实际货运了。

那试验负责人很高兴,这一次可以跟郑勇多待一会儿,这对他来说非常的重要,郑勇可不仅仅是他的师爷,还是整个郑勇集团的核心,而这个郑勇野心很大,谁知道他将来会成就什么?这万一要是有一天面南背北了呢?那自己可就平步青云了。

这家伙很卖力,把船首先驶回了码头,立即换了四头新驴子,精饲料,这才开船,直奔南京而去。

去南京是逆流而上,虽然江水很缓,可是也对驴船是一种不小的考验,或者说,也只有这样的真实的环境下,才能真正的试验出船只的可靠性吧。

一条没有帆也没有桨的船,走得还很快,所有的人都像是看到了奇迹,让来来往往的船,在注意到这条与众不同的船之后,都好奇了起来。Ъiqikunět

一千料的船不用帆在这个时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上面还拉着不少的人和马,而且,速度还非常的快,这……太神奇了。

看着超过一条条的帆船,徐老二非常的得意,站在船头大声的嚎叫,郑勇听了好久,也没有听出是什么怪兽的声音来,反正不是狼,也不是人声,太怪了。

只用了两个半时辰,居然就到了南京的码头,这一下子郑勇都瞪大了眼睛,这……以后自己还骑马吗?这来回一次要一天多呢。

船靠岸更是惊掉了一大群人的下巴,因为,没有用小船帮助,是它自己靠上来的。

那试验的负责人很是得意道:“师爷,如何?”

郑勇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竖起了拇指。

吩咐他们在这里停两天,他就带着徐老二回了南京魏国公府,徐老二本来要坚持去轮滑一下的,但是,被郑勇给拒绝了,正事还没有办完呢,想什么呢。

魏国公听说从上海到南京逆流两个半时辰,也瞪大了眼睛,又听说那船就在江边码头上,他就忍不住了,立即让人套车,他要亲自看一看这种驴船,如果真的这么神奇,那是不是自己的水师也来几条呢?

于是,又呼呼啦啦的回到了江边码头,魏国公看了船,感觉很神奇,这驴子居然能在船上拉着船走,这让他怎么也想不通,当然,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亲自体验一下。

于是,船又离开了码头,这次没有马,只多了不少人。

看到这船居然能向回倒着走,很轻松的就掉了个头出了码头,魏国公可是主管长江水师的,立即不停的点头道:“这个船好啊,很好啊。”

而船直奔上游走出了十里路,又掉头走了回来,特别是回来时顺流,那速度,比帆船更是快了不少。

魏国公大喜道:“贤婿啊,这船水师也很需要啊。”

有这样的速度与灵活性,打得过时可以追,打不过时可以跑,真真是好东西啊。

郑勇一听笑了起来,道:“岳父大人,这个价格?”

魏国公眼一眯看了郑勇一眼道:“你说了算。”

郑勇立即明白了,道:“岳父放心,我一定大力开造,只是,这水师用船应该要装火器吧,那驴子一定要让它们提前适应过来,不然就会出乱子。”

魏国公也点头道:“这是应该的。”

郑勇又道:“因为不用装货了,也可以装上帆具,如此,这船那就更快了。”

魏国公大喜道:“好好好,我就是要它更快,快了好啊,哈哈。”

于是魏国公大手一挥,第一批定十条试一试,如果好用,再定二十条。

郑勇自然是高兴的,虽然这利润里面肯定会给这老丈人一部分,不过,却还是赚头不小的,嘿嘿,没有想到商船还没有开张,军船就先给自己赚了钱了,哈哈,这叫开门红,一路红,看来,自己的造船厂这是要走向扭亏为赢了。

而码头上也已经站了好些人看这条奇怪的驴船,更有商人上前问价,而郑勇立即趁机宣传了一拨,鼓吹的所有的商人都有点跃跃欲试,但结果却是一年之内拿不到船,为什么?因为,首先要把水师的订单给做出来。

回到小园里,回到自已的办公室里,回到自已的办公桌上,郑立即开始起草关系造船厂的下一步改扩建以及最近的一些计划,这江南之地船的作用最大,如果自已能在造船上成了扛把子,那这银子还不滔滔如长江之水般的向自已的口袋里流吗?嘿嘿。

自已这个造船厂,那可是国家队啊,大明的最高等级的技术队伍都在自己这造船厂里了,所以,扩建必须扩建!

这扩建加招工人船匠,事情还真的不少,忙吧,自己就是一个忙碌的命啊。

当然不仅仅只是造船厂了,还有炼钢厂,等等,一系列的工厂,在上海县工商业基地被搞了起来,为此山东山上工业基地分派来了很多的骨干,就是这样,至少还是缺少技术人才啊,唉,这大明……太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了,如果中国科举,能科举技术人才的话,我们是不是早在宋朝就已经率先进入到工业革命中去了?这还有欧洲什么事啊,唉,方向性错误,方向性错误啊,不过还好,我来了,哈哈……https:ЪiqikuΠet

郑勇觉得自已干劲十足,这上海工商业基地,以玻璃的生产与制造,钢铁的生产与制造,建筑陶瓷的生产,造船业以及纺织业为五大台柱子,再加上很多小百货的制造,应该很快就能形成一个工商业的规模,不行,码头区还要扩建,而岸上也要建一座商业城,要起高楼,至少要五层!要搞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出来,要让这里成为一个江南商品的集散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