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章 雄鹰、蛇与田鼠 (第1/2页)

加入书签

古书描述

蛊,病名。

1泛指由虫毒结聚,络脉瘀滞而致胀满、积块的疾患。《赤水玄珠·虫蛊》:“蛊以三虫为首。”“彼蛊证者,中实有物,积聚已久,湿热生虫。”《证治汇补》卷六:“胀满既久,气血结聚不能释散,俗名曰蛊。”参见虫臌条。

2少腹热痛,溺白浊的病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3指房事过度成疾。见《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蛊。”“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在《周易》,妇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4古代用毒虫所制的一种毒药。《诸病源候论·蛊毒候》:“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1]

相关

◎蛊惑guhuo

例:蛊惑人心

[deagogic]使人心意迷惑

而滥求租税,糜费产业,蛊惑士女。--刘勰《灭惑论》

蛊:古代传说可以害人的毒虫。--《新华字典》

中蛊症状编辑播报

金蚕蛊的害人:能使人中毒,胸腹搅痛,肿胀如瓮,七日流血而死。

篾片蛊的害人:是将竹篾一片,长约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走过的时候,篾便跳上行人脚腿,使人痛得很厉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盖去,由是脚小如鹤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会死去。x33

石头蛊的害人:将石头一块,放在路上,结茅标为记,但不要给他人知道。行人过之,石跳上人的身上或肚内,初则硬实,三四月后,就能够行动、鸣啼,人渐大便秘结而瘦弱,又能飞入两手两脚,不出年,其人必死。

泥鳅蛊的害人:煮泥鳅给客人吃,食罢,肚内似有泥鳅个在走动,有时冲上喉头,有时走下肛门。如不知治,必死无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