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1 章 巽柒回 (第1/2页)

加入书签

站在司马懿身后不远处的袁尚此时早已是气急败坏,甚至已经到达了神志不清的地步,看着送别高柔和王凌远去的背影,他举起了手中的长剑快步朝着司马懿走去。

然而就在他高高举起长剑准备劈向司马懿的头顶时,却被一只强而有力的手抓住了自己的手腕,等到他缓过神扭头去看身旁的人时,发现阻拦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袁熙。

此时司马懿也有所反应,他转过身看着袁氏兄弟为了自己正在进行这无声的对峙,一时间有些搞不清楚情况,转过身稍稍后退两步的他,开始打量面前这位行事风格与袁尚截然不同的袁熙,静静的观察着局势的演变。

“袁熙,你给我放手!”

袁尚怒目圆睁瞪着袁熙似乎已经快要发疯了,握着剑的右手拼命想要挣脱开袁熙,却始终没有办法的他只能冲着自己的二哥低声吼叫着。

“你不把我当二哥了吗!到此为止吧,你给我好好的反省一下!”

说吧袁熙握着袁尚的右手使劲朝着右侧一甩,袁尚顿时整个人摔倒在地,司马懿看着他的模样,觉得他简直有种说不出的可怜和悲哀。

再看袁熙,与娇生惯养、志大才疏的袁尚似乎完全不同,在司马懿看来首次注意到他与高柔等人见面的种种反应来看,应当不是个会暗地里使下劣手段的人,再加上刚才单臂制服袁尚的手法更加验证了有很深的武艺根基。

命人讲袁尚送回军营后,袁熙转过身对着司马懿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道:“愚弟行事鲁莽,对先生多有不敬,袁熙在此向您赔礼道歉,请您切勿见怪。”

俯视着对自己卑躬屈膝,完全没有一州之主架子的袁熙,司马懿沉默了一会儿后赶忙伸出双手轻轻抬起了袁熙的手臂:“将军客气了,我不没有因此收到什么损伤,您也无需为此介怀。”

袁熙见司马懿并不打算追究方才袁尚的无礼行径,松了口气之余不免暗自叹息,这并不显眼的细微举动被司马懿看在眼里,他开口问道:“将军无意与高柔、王凌发生冲突,力求和平通过中山以解邺城之危,今日被令弟这么一搅和虽然侥幸平息了纷争,但想要通过他二人的领地已毫无可能,故而方才将军隐叹?”

简短的话语讲袁熙心中的顾虑和忧思表达的淋漓尽致,袁熙听后不觉惊诧,这才用心重新审视面前这个年纪少于自己,却有着与年龄并不相符之见识的司马懿:“先生高见,一语中我肺腑,不满先生我此刻正为此忧心如焚啊”ъitv

话音刚落,袁熙忽然想到司马懿与王凌、高柔有故交,若是请他再去说服他们兴许可以解决眼前的僵持局面,于是他再度对司马懿作揖道:“先生为我避免了一场无畏的厮杀,还请先生与我同往营中一叙,也可让我表达谢意。”

此时的司马懿心中也想着应该怎么接近袁熙,见袁熙主动提及邀请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借坡下驴顺势答应了他的请求:“既然将军诚意相邀,在下不敢推辞。”

在袁熙的陪同之下司马懿来到了其军营驻地,一路上司马懿都在留意营中的情况,一者可以观察袁熙治军只能,二者确定袁尚所在营帐位置以提防。

至于最重要的第三者,就是寻机查探张春华的行踪。

入了袁熙的中军主帐后,袁熙邀请司马懿落座并命士卒讲酒菜呈上,端起酒樽对司马懿说:“先生大才,片言只语就将袁尚好不容易招揽的士卒劝离,还屈尊来到我这破落的营帐,袁熙无以为报,只能以此薄酒敬先生一樽,聊表谢意。”

司马懿听着比自己年长的袁熙屡屡称呼自己为先生,知道这不仅仅是尊敬那么的简单:“我不过是个微末之士,将军您的名望和身份皆高于我,烦请切不可再以‘先生’二字称呼我,司马仲达愧不敢当。”

听这司马懿的话,袁熙也似乎是觉察到了他在有意与自己保持距离,便一笑置之,将自己真正的意图暂时咽了回去,自行引开了话题:“河北多战乱,幽州亦乃苦难之地,听闻先生口音乃河南人士,不知来此有何贵干?”

司马懿答道:“有故人在幽州,次来仅仅是为了寻访而已。”

“原来是这样”

袁熙放下了酒樽,刚想继续询问司马懿这个人是谁,帐外的传令兵气喘吁吁的跑来报告说:“启禀二公子,方才从魏郡传来的急报,邺城已经失守,审配将军被杀!”

一听这话,司马懿和袁熙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司马懿右手端着酒樽静止了一会儿后又将其放回案面上,而袁熙手中的酒樽则悄然滑到地面,酒水洒了一地

曹操进入邺城后,本想通过善待审配等袁氏旧臣藉此来笼络魏郡人心,不曾想审配的顽固出乎了曹操的预料,一心求死的他拒绝了曹操所有的优待。

此时辛毗因为家人尽皆死于审配之手而怀恨在心,极力请求曹操斩杀审配。bigétν

为了权衡大局曹操只好将审配处死,邺城受过审配恩惠的百姓怨恨曹操,纷纷举行了抵抗行动,曹操下令将所有参与□□的人一律处死。

漳河边上被斩杀的邺城百姓多达数千,虽然这次的屠杀规模远比当初徐州屠城要小得多,却在邺城以及魏郡各地引起的了极大的反响。

经过了数日的大规模流血事件后,邺城持日甚久的喧嚣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在邺城安定之后曹操才想起来论功行赏,众将领都对曹丕两度率军击溃袁尚的英明指挥赞不绝口,纷纷为其请功。

而曹丕对此则表现的很谦恭,反而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奋战与前线的曹洪、徐晃等人。

对于曹丕这样的举动,曹操在欣赏之余也察觉到他的大将风范。

与此同时站在群臣之列的许攸,见无论是曹操或是文臣武将都曹丕、郭嘉以及荀攸等人列入头功之列,而对自己却只字未提,为此他气的一甩袖子转身即去。

曹操见状赶紧叫住许攸:“子远为何如此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