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心不足 (第1/2页)

加入书签

远处舟船汇聚,岸上人头攒动。看着不远,实则望山跑死马,还要行一个时辰的水程。

摇橹驾船的汉子名陶大,平素捕鱼为生,粜米时也会将这乌篷船租给乡民。

香奴蹲踞船头,捂着口鼻躲着鱼腥味,薛钊便在舱中坐在,与那陶大言语起来。

“湖广今年收成如何?”

陶大便道:“只是寻常。今年雨水稍多,听闻有些地方遭了灾。不过这稻谷价钱倒是涨了不少。”ъitv

“涨了不少?”

“回公子,往年稻谷都是三钱银子一石,今年涨到了四钱二分。不少农人以为能松口气,不想稻谷涨了,旁的也跟着涨。算算与往年倒是差不多。”

“原来如此。粜米四钱二分,不知那粮商转手要卖多少?”

“若是稻谷,总要卖五分银钱;若是糙米,估摸着起码六分银子。往年糙米只卖四分出头,如今却涨了将近一半。”

薛钊暗自思量,长安斗米二两四钱,这常德一石糙米却只卖六钱银子,实在差得太多!散碎的记忆里,前世好似各地物价相差不大,也不知是如何平抑的。

船行二十几里,到得码头之上。

陶大将乌篷船挺好,薛钊便牵着迫不及待的香奴上了岸。

“呼……活过来了。”

码头上便有乡民驾着乌篷船粜米,有伙计用木斗称量了,再装入麻袋,而后赤膊上身的汉子便扛上两包,嘿哟嘿哟将其运到码头后的仓库之中。

从乡民手中收粮自然便宜,可薛钊没那么多时间,便与香奴选了门脸最大的一家米铺进去。

铺中掌柜正在柜台后打着算盘盘账,听得脚步声抬头张望,见二人衣着不凡,当即停下手中伙计,未曾开口人先笑,拱手道:“小老儿姓吴,为此间掌柜,不知有何为公子效劳之处?”

薛钊同样拱了拱手:“不知掌柜可卖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