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章 262高丽使者 (第2/2页)

加入书签

然后开始进行了对子女的教育活动。

王布犁作为驸马也能老老实实听着。

朱元璋为了皇权永固可没少下功夫,他寄希望于诸子同心协力,拱卫帝室。

老朱认为,骨肉之亲将自然达成一种对共同利益的认识,结成紧密集团,而排斥一切试图对此利益加以觊觎的异姓势力或其他集团势力。

朱元璋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个出身,所以一直都在磨练儿子们,也要要求他们都要节俭。

但王布犁却是深刻的知道,老朱的儿子们根本就不理解他爹的良苦用心。

你苦哈哈一辈子了,连当皇帝都苦哈哈的。

我们现在生活过的不“快活”,等我就藩之后,必须要快活起来。

压制的过狠,等他们海阔凭鱼跃后,自然就变得极为张狂,在地方上没少做恶事。

朱元璋现在都还处于过于自信的状态,觉得自己的教育水平是没问题的。

当然就事论事,从严于教育而论,确实没有几个皇帝比朱元璋动了更多脑筋,费了更多精力,想了更多办法。

藩王乱起来,在朱元璋看来关键在教育失败、家法不严。

只要他这个“老祖宗”抓好子女教育、提前立好规矩,建藩之举必定能收良效,成为帝权的真正保障。

他无疑觉得这是相辅相成、万无一失的完美方案,甚至历来帝权不稳的死结,到他这儿终于彻底终结。

不能说朱元璋的法子毫无成效,只是从结果论而言,徒劳无功了属于是!

当老四朱棣攻破南京之后,朱元璋的自负愿望只能是一厢情愿。

此时此刻,王布犁就发现年长的几个藩王表演的匠气感很浓厚。

他们的演技还是过于稚嫩。

但朱元璋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说教当中,丝毫没有发现儿子们是否真正的认同他的理念。

或者是王布犁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老朱除了重视朱标这一脉,他的教育只对朱标有效后,其余藩王心中说不准老早就骂娘了。

大家都是皇帝的儿子,凭什么就你就能当皇帝?

朱元璋太迷信自己榜样、感召力、权威和精心规划的蓝图,他以为自己已然做到尽善尽美,一切尽在掌握中。

“以后子孙,不过遵守成法以安天下”,别人没有理由也不可能照他的安排行事。

许多人都认为孙猴子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手心。

自视甚伟者,常犯此类毛病。

作为枕边人的朱明秀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丈夫在神游天外,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她倒是早就习惯了,反正每年父皇都会这么做,忍一忍就过去了。

于是朱明秀把自己的小手轻轻的放在王布犁手上:“夫君,我手凉。”

“我给你暖暖。”

王布犁小声说着话,把朱明秀的双手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一幕被旁边的临安公主瞧见了,用手捅咕了一下李琪,让他瞧瞧妹夫是怎么疼自己女人的。

李琪连忙把临安公主的手放在自己的心窝上,哼了王布犁一声。

王布犁都懒得搭理他,这小子的智商跟他爹李善长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总觉得同为驸马,自己把他的风头给抢走了。

伱是李善长的儿子,才有机会娶公主。

可也是因为你是李善长的儿子,老朱对你也不会那么的上心。

王布犁看的很明白,但是许多人都看不明白,他也不会往外说。

杨修是怎么死的?

皇家的家宴吃的也一般,实在是朱元璋他能有极强的自制力,不去享受生活,对于口腹之欲的需求不强烈。

不如王布犁回家之后又吃了一顿。

夜里。

朱明秀打着算盘,瞧着账本,盘算近日火炉子的销量。

王布犁教会她了之后,完全就当甩手掌柜的了,省的天天磨自己要生孩子。

给她找点事情做。

“夫君,咱们成婚快三个月了,我肚子怎么还不见起来呢?”

“你四哥都成亲半年多了,嫂子不也是没怀小宝宝吗?”王布犁躺在有侍女提前温暖好的被窝里:

“女人太早怀孕对身体不好,我一个医学世家有传承的,能骗你?”

“也是。”

朱明秀放下手中的账目,也钻进温暖的被窝里,倚靠在王布犁的臂膀里。

“夫君,你今天在大殿里怎么不开心似的?”

“没有不开心,是觉得在那听父皇高谈论阔,不如再家跟你睡大觉。”

“嘿嘿嘿,就你会哄人。”

王布犁轻轻拍着朱明秀的臂膀,内心吐槽她爹的话,指定不能往外说。

老朱如今正得意着的,想要沿着他自己的既定目标大干一场,谁敢拦着他?

到时候掀起一滩腥风血雨,王布犁觉得自己能躲得过去,那可就是万事大吉了。

王布犁本想继续去县衙打卡上班,得到朱元璋的吩咐,说叫他去接待高丽()使臣林齐味。

礼部尚书吕本最近心情很好,因为他女儿就要生了。

同王布犁说着目前高丽的情况,高丽对于元、明两个政权的态度,遂也持续地暧昧不明,蛇鼠两端。

内部又发生了国王被弑的,尤其当时,明朝使臣在高丽莫名其妙地被杀害。

种种原因,惹得坏脾气的朱元璋对高丽越发嫌恶,甚至威胁要发动军队渡海来攻,教训这个不听话的藩属国。

但这只是气话,可高丽君臣不敢赌。

高丽不愿意开罪于明朝,必须积极地赔不是。

如今没有电话电报,两方面的联络沟通只能倚赖使节。

麻烦的是:朱元璋不仅数度关起北方的边界大门,把高丽的使节团给赶回家去。

有一次,他甚至要人把高丽来使揍了一顿,把他们流放到遥远的广西去喂蚊子。

朱元璋也起了让窝在云南的元人得知消息来勾结这些高丽人,看看能不能引蛇出洞打他一波。

高丽主使郑梦周是个向明派,前两年坚持侍奉大明,反对侍奉北元,被高丽权臣李仁任流放两年,这才被新王召回,重新来大明拜码头。

因为去年有明人到了倭国,倭寇在大明的动乱很少,全都聚集在了高丽等地。

故而权臣李仁任怀疑是不是大明再驱使倭国来高丽境内搞破坏,再加上确认北元巨擎王保保身死。

他才同意让郑梦周回来,试探着去大明低着身子重修友谊。

王布犁站在南京城门口,看着使者的队伍前来。

总体而言,尽管高丽使者们尽量的维持体面,可是除了几个官员之外,其余各个侍从大多手脚脸部都冻的皲裂了。

“这位是大明礼部尚书吕本、大明驸马王布犁。”

听着礼部主事的介绍,高丽使者郑梦周连忙行礼,作为使者还是会说汉话的。

当年红巾军东征高丽,他是随着高丽王南狩来着。

王布犁听着他的行礼,以及自我介绍,迫切的希望能够见到大明天子。

“天子公务繁忙,你且先在会同馆住下。”

吕本见王布犁不想说话,便主动开口安排。

王布犁则是再想着李成桂多久要篡国来着,他有些记不清楚了。

“倭寇在高丽猖狂吗?”

郑梦周对于王布犁突然询问倭寇之事连连点头,倭寇在高丽极为猖狂,特别是新王继位后,越发的猖狂。

“回驸马爷,高丽东北面元帅李成桂以及判三司事崔莹一起领兵御倭于京畿东、西江。”

王布犁轻微颔首:“所辖士卒有多少?”

“大概在两万五千人,战船足有三百艘,如今冬天不见倭寇前来,待到开春之后才会愈演愈烈。”

郑梦周很奇怪驸马为什么会对倭寇的问题很感兴趣,但还是如实回答。

作为大明的忠实粉丝,郑梦周认为只有投靠到大明的怀抱,才能解决国内许多事情。

北元已经是陌路了,迟早会被大明打爆。

只可惜如今高丽朝中当权派是心向北元的。

郑梦周此行前来,就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王布犁猜测倭寇没来大明,原来是找到了更好捏的软柿子,在高丽兴风作浪呢。

他们在大明被打怕了,今后短时间内兴许是不敢前来兴风作浪了。

鸳鸯阵用来试验对抗倭寇的日期还得一直往后排。

吕本也是奇怪王布犁为什么先问倭寇的问题,不应先询问高丽对北元的情况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