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2章 乌合之众 (第2/2页)

加入书签

即便为了《好日子》的百亿票房,王世风真金白银的砸了400亿进去,不过这钱花的并不亏,只要院线掌握在手里,那只要以后拍的作品质量尚可,在排片上做做手脚,绝对是一本万利。

这个投资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敢下注的,只有真正对自己未来作品有信心的人。

比如王世风。

而且王世风不但在这方面有信心,在其他方面,也是自信心爆棚,比如这次的电影的题材。

勄感题材之所以勄感,是因为需要被大众遗忘。

什么东西需要被人遗忘?

那必然是难言之隐。

作为地产龙头,没有人比王洛更懂阑尾的危害与无奈了。

大夏这么多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就是建立在高风险中的。

起初,阑尾只是一个小小的癌细胞,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癌细胞已经发展到不得不动刀了。

但是没有人敢主刀,各方面互相推诿甩锅,一直纠缠了很多年。

没想到,被一个外行的毛头小子给主刀了。

而且主刀的手段,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一周前,王洛牵头组织了一个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大人物。

在会议上,王世风说了两个字。

代偿。

在文学解释中,这两个是指,代为偿还。

在医学解释中,是指当某个器官的组织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他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

这两个字,几乎完全阐释了阑尾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没人愿意付出代价,主动偿还。

开发觉得这不是一个投资项目,得不偿失。

规划觉得这是一个包袱,属于监管不力。

银行觉得自己也是受害者,应该及时止损。

没人愿意吃这个哑巴亏,因为没人想当。

凭什么千刀万剐的老赖一句破产,就能免去所有责任?

所以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愿意出来当,是很难被解决的,只能拖,只能冷处理。

但是突然有个年轻人蹦出来,说自己愿意当,这让其他人都有些喜闻乐见。

尤其还是个娱乐圈的小朋友。

这个小朋友,想要用娱乐圈的市场,补这个数万亿的大坑。

这是王世风的代偿方案。

因为王世风觉得,现在大夏娱乐圈的发展方向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却没有合理调配运用,甚至没有起的相应的责任。

这让他十分心痛,所以他准备,以竖立起正确的娱乐行业使用方法。

在这些大佬眼中,娱乐行业可以说是很不入流的行业了,虽然看上去风光,但是实际上华而不实。

这些大佬稍稍从指甲缝里流出来点儿东西,都能压死这个市场。

所以起初大佬们只当个笑话。

但是当王世风提出确切可行的方案,并且愿意承担主要责任后,他们终于正视起这个年轻人了。

王世风的方案很简单,那就是先找银行借钱接盘项目,开始修缮小区,然后开始卖房。

阑尾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卖不出去,如果当初立项的时候预售好,基本上不会出现资金流断裂阑尾情况。

而王世风提供了三个促销方案,一个是按照‘宠物社区’的概念给项目赋能,打造各种各样特殊社区,来提升吸引力。

第二个方案是整体租赁,主要针对一二线,流动人口大的城市,桓古集团准备打造大夏最大的租赁业务,整体承包,标准化装修降低成本,然后利用影视作品宣传提升知名度,已经确定的项目有【爱情公寓】【废柴公寓】等项目。

如果情况稳定,这个项目将解决国内80以上的阑尾项目,解决数百万人租房问题。

第三个方案是内部消化,星河传媒会贷款收购一些项目,作为公司员工的分配房。

是的,自从大夏市场经济以后,分配房这个陌生的词汇再次出现在这些大佬面前,连夏企都不把分配房作为福利发放的时代,一家私企再次启动这个‘落后’的福利。

怎么还开倒车呢?

而且一家小娱乐公司,有能内部消化多少呢?每年营收又能买多少项目呢?

不过这些都不是大佬们关注的问题,他们看中的是王世风不只是拿出了决心和方案。

还有一份1000亿的现金流水。

王世风的存在让他们的心情很复杂。

这么有社会责任,有人文关怀,有大格局的年轻人,真的像是初升太阳一样耀眼啊。

1000亿现金啊,这是什么概念啊。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冤大头哦。

这笔钱当然不是王世风的,就算他有系统开了挂,也不可能在正规途径搞到这么多钱。

这笔钱,是王洛提供的,因为只要《好日子》上映,那么王洛就能在龙图地产身上咬下一块肉,一块最少价值2000亿,甚至上万亿的肥肉!

毕竟王洛也不是做慈善的。

既然有人主动愿意掏钱背锅,那么各方大佬自然也不会阻拦。

于是一个草案初定下来,紧接着就是沟通各方资源,在衡量完各方风险后,《好日子》过审上映,并且得到了多方支持。

龙标总部亲自下达扶持标准,给予《好日子》一周的院线扶持。

没想到扶持出一个大夏奇迹。

即便《好日子》的票房奇迹让大家有些惊讶,但是依旧是在可控范围内,毕竟,阑尾苦主只是少数,房价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等电影下映,这波骚乱也就过去了。

毕竟,人类都是健忘的生物,而且互联网没有记忆,不管多么劲爆的话题,生命周期最多也就一个月。

因为互联网时代信息膨胀,而人脑能够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只要每天接受新的信息,就会覆盖之前的信息。

就出现了这种人群碎片化记忆模糊的情况,所以为什么流量明星要集中时间疯狂上热搜刷存在感,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在刷存在感,让人们产生了这个明星很火的错觉。

而这种错觉,会想病毒一样疯狂传播。

所以流量艺人的营销套路,基本上都是先抹黑,再洗白,最后再全网刷存在。

所以即便《好日子》再火,也不会真的影响什么。

因为人们的情绪发泄完了,就都回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的情况了。

这就是大众,乌合之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