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9章 239朕都猜不透他们会怎么编排朕 (第2/2页)

加入书签

老朱恨不得自己都能当牛做马,他能让别人成为人上人?

都他是打工的,王布犁实在是无法共情朱元璋。

教育老朱,那更想都不要想了。

王布犁可不觉得朱元璋是个能轻易改变自己思路的人。

他目前能听得进人劝,就足以让人惊诧了。

王布犁同朱元璋各自内心的想法,都是不会同其余人诉说的。

吕本见王布犁还稳稳的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

他心中清楚王布犁是铁杆。

他们二人也是天然的同盟,同一个派系。

吕本觉得王布犁虽然破案厉害,但对于斗争都不了解,他此时不言语,倒是附和查案要谨慎的性子。

吕本劝不动朱元璋,他便回去安排此事,先同左右侍郎聊一聊。

此事倒是用不着跟丞相胡惟庸言语。

因为吕本晓得,胡惟庸必然是会反对的。

他慢悠悠的退出大殿,脸上带着忧愁之色。

天子这般改变,难不成是打算为了让王布犁这个勋戚,取代秦王将来做宗正寺的主官吗?

反正这个职位也清闲的很。

但吕本听闻王布犁是个有本事的人,天子怎么可能会把他安排在闲职上,那岂不是废了人才?

所以吕本想不明白。

“布犁啊,你觉得太子的处理方式如何?”

“大家各退一步呗。”

王布犁也清楚朝堂嘛,大家总得相互妥协,才能达到微妙的平衡。

真到了一派压死一派。

难道另一派就会有好下场吗?

朱元璋瞥了王布犁一眼,这小子心思真他缜密。

都到了这个份上,还是说废话,是个能混官场的料子,可咱不喜欢这样的官员。

当然洪武朝的臣子,很少有能让老朱满意的。

至今为止,为他服务几十年的宋濂,都算是半个让他满意的官员!

摸棱两可,不说自己的见解,王布犁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应对老朱的询问,小心一些总归是没错。

朱标对于王布犁能看透自己的想法,很是满意,这个就叫做默契。

朱元璋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布犁,等你成亲过后,朕的诸子就要去凤阳练兵,你要不要去瞧瞧?”

“我?”

“对啊,朕听徐达说,你给老四编练了一个阵法,叫鸳鸯阵,说是专门打倭寇用的,可惜今年倭寇没有到岸,一直都没有机会检验。

但伱小子能得到徐达的夸奖,说明你在军事上是有天分的。”

朱元璋对于王布犁能掏出阵法来,也猜测他是从仙境当中得到的,但又只能装作不知道,而是说他有天分。

这件事朱标都不知道,有些惊喜:

“妹夫,可以啊!”

他一直都听蓝玉在他耳边说王布犁这体型是战场厮杀的好手,又有脑子,将来上了战场,定然能够大杀四方,获取爵位。

可惜这小子得了一个驸身份,就开始得意洋洋,太子殿下应该激励他更加进步一些。

朱标对于蓝玉只是嘴上的答应,可他心中却是清楚,依照父皇的意思,王布犁是万万不能出现任何差错的。

把他放到战场上去,想都不要想。

古往今来,多少名将死于流矢?

那么混乱的场合,没有人能够保证谁一定能够存活。

王布犁只是点头倒是没搭茬往下说,而是解释了:

“陛下,我志不在此,当时思考着如何用少数人干掉大批量的倭寇,毕竟我大明的沿海很多,哪能处处防御?

所以才夜夜苦思,如此一来就能少数人防御大多数倭寇了。”

“哦,是吗?”朱元璋哼笑一声:“可是朕听闻你的意思,就想要直接登船去倭国,把他们全都灭了?

如此一来,倭寇侵袭大明边境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当真是个好法子啊!”

朱元璋的反问,再次让王布犁愣住。

幼年期的朱棣嘴可真不严呢,这是能随便往外说的事吗?

我帮你小心翼翼的在北方谋划,你就这么报答军师的,直接卖了我是吧?

但是听到这话,王布犁有些摸不透朱元璋的想法了。

因为他记得老朱对于倭国是处于不征之国的,而且还写进祖训录里的。

“嗨,主要是看不过去,小婿听闻当年汉武帝进击匈奴说寇可往我亦可往,只觉得分外霸气,我大明自然也该如此做!”

听着王布犁的解释,朱元璋父子俩对视一眼。

你小子还在我们俩面前装呢。

殊不知你的底裤早就被我们给看穿了!

甚至连你喜欢用的姿势,咱也都知晓。

通过你鼓捣老四在大沽口那里建造船只,就是为了将来去倭国寻找白银发财的事,能瞒得过我们父子俩?

现在瞧着王布犁一本正经扯谎的话,朱元璋只觉得浑身上下分外舒爽。

饶是你小子有天大的机缘,可也逃不过咱老朱的双眼。

朱元璋用“特务治国”这个法子,是非常得意的。

只不过王布犁这个臣子是由他亲自监视罢了。

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父子两个听到这话,突然爆笑,搞得王布犁不知道笑点在哪里。

这话好笑吗?

倒是朱标强行给了王布犁一个解释:“妹夫,我可以肯定,汉武帝绝对没有说过这话!”

“啊?”

王布犁眉头微挑,这话是他电视剧虚构的呗!

“你说的这个最像的是左传当中的化用。”

听着朱标的解释,王布犁也是哈哈干笑两声。

“你小子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安在汉武帝的头上,就是为了让旁人相信你吧?”

朱标瞧着王布犁嘴角依旧充满笑意:

“这种话在军中那帮目不识丁的大头兵前吹吹牛,他们只觉得提气,若是再那些饱读诗书的儒家子弟当中说,怕是会贻笑大方。”

“哈哈哈。”

王布犁也突然发笑起来,笑的朱标很是惊奇,搞不懂王布犁为何突然发笑。

“贤婿,何故发笑啊?”

“陛下,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人,如何敢肯定汉武帝没有说过这种话啊?”

朱标神情一震,现在轮到他被王布犁给反问住了。

毕竟这小子比他们父子俩先进入仙境,父皇可以在仙境当中窥探未来。

难不成王布犁就不能在仙境里回顾历史吗?

尤其是他在一个发光的四四方方的东西(电脑屏幕)面前,那个是什么玩意,他们父子俩一直都参悟不透。

“说的在理。”

朱元璋给以认同:“朕的话都不一定能被起居录全都记下来。

古往今来的帝王,再加上汉武帝时期还是用竹简,这么多年过去,史料也不会完整的流传下来。

过去多少年之后,那些人还不一定会怎么编排朕呢!”

王布犁也认同的颔首,有人直接给你编了卖沟子的野史了,你就说他多能编排吧。

“贤婿哎。”

王布犁听着这称呼的变化,又听朱元璋说:

“其实朕是想要打倭国的,奈何蒙古两次征伐倭国,全都葬身鱼腹,咱打北方的时候,也是用海运运粮,奈何都遭到到了风暴。

咱的大明禁不起这样的损失,所以朕才会忍气吞声,耐下心来,不断的派遣使者去促使倭王限制他的手下人。

即使那些狗东西扣了咱的使者,可咱也要咽下这口恶气。

云南还没有收复,西北也有动乱,辽东等地还有大量的北元势力,多线作战对于大明是极为不利的。

在也没有扫平北元余孽前,咱是不能冒险的。”

王布犁明白老朱是十分珍惜他这奋斗半辈子才得到的成果,在取得天下之后,尤其是洪武五年对北元的失利,让他在军事上变得谨慎起来了。

他相信朱元璋是有想要干日本的想法,但并不会真正实行起来,只会闭关锁国,不断的把百姓从沿海往内陆迁徙。

目的把那里变成一阵无人区,让登陆的倭寇得不到有效的补给,同时也是防备方国珍、张士诚等遁入大海的残部反攻。

王布犁轻微抬头诉说道:“陛下,有没有一种可能,倭王根本就管不到那些来大明作乱的倭寇?

所以陛下让倭王命令那些倭寇不要来大明,有些不现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