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 乘兴而来,得意而归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倒不是他自大,而是确实事实如此。

郑秋轻轻摇头“只是技术和团队,并不够。”

“嗯?”艾弗森微微一怔。

“我承认,已经完全工业化的好莱坞制作团队,确实可以在大夏电影市场横行,无论是在制作成本还是质量上,都会碾压国内团队,但是现在有一个比较难堪的局面。”郑秋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数据。

上面清楚表明了王世风的两部电影数据,主要是关于院线排片与票房影响的关系。

这组数据内行人一眼就能看懂,在大夏电影市场,口碑并不是票房的唯一标准,营销和院线排片才是真正决定票房的根本因素。

这和北美甚至全球市场的电影规则,都不太一样。

大夏的电影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阶段,观众的选择,取决于院线愿意放映什么作品。

而且看着《好日子》未来连续半个月都达到80的排片量,属实让人有些咋舌。

这相当于,未来半个月,整个大夏所有电影院,基本都是全天在放映《好日子》恐怖如斯啊。

同时也意识到,怪不得突然最近大夏电影市场活力这么大,原来是有人负重前行了啊。

《好日子》这百亿票房的亮眼成绩,恐怕是几百亿真金白银砸下去才产生的样板戏啊。

啧,大夏人还是这么喜欢图虚荣啊。

艾弗森回过神了,皱眉道“这,不可能吧,我们花纳院线目前是北美最大的院线资产换算下来,也才700多亿夏币,占据院线市场21左右,这家千里院线600亿资产,占据大夏院线市场22,

我们可是有接近一万块荧幕,800多家影院,千里院线连7000块屏幕都没有,这里面水分未免也太大了吧,难道你觉得目前你们大夏的市场比北美还大?”

艾弗森语气中带着从惊愕变成嘲讽,他觉得郑秋想要借此来抬升股价。

“你应该知道,在大夏院线除了屏幕之外,地价也很值钱。”郑秋淡淡的说道。

艾弗森一怔,皱起眉。

确实,大夏的院线价值,换算起来和北美有一些区别,在目前的大夏投资院线,不只是投资电影市场,还是投资地产市场。

“啧,你们大夏的商业真有意思,什么东西都能和土地挂上钩,明明地大物博,偏偏地价又高的离谱。”艾弗森拍了怕脑门,表示接受这种说法“那么郑总觉得,花纳还需要付出一些什么呢?”

“这家千里院线已经被星河传媒全资收购了,但是目前《好日子》的票房成绩才能如此突出,可不是他们一家的功劳,我目前得到了消息,未来两个月内,它们将会得到最低45的排片,来支撑它冲击百亿票房。”郑秋语气清淡,没有任何起伏。

既不羡慕,也不嫉妒,更没有惊叹。

艾弗森闻言也沉默下来,调动整个市场一半以上来支持一部电影两个月时间,这种事情估计只有在大夏能看到。

从商业角度出发,即便是世界现象级的《铁达尼克》当初全球第一周接近100的恐怖排片量以后,第二周就直接腰斩,最后一个多月勉强维持到平均20的排片,创造了31亿美刀的票房记录,霸榜至今无人望其项背。

而《好日子》未来两个月都会得到最少45左右的排片量,可以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其背后也有更多深层次的纠葛,超出了商业范围。

郑秋这么说,是在提醒艾弗森,如果真的要进入大夏市场,至少要有一条不弱的自主院线支持,因为要面对的不只是商业竞争。

但是如果按照千里院线的估值,花纳想要在电影市场站住脚,至少需要投入300亿以上收购院线,这么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艾弗森得到的权限。

“或许,我们可以跟王世风好好谈谈,上次我的态度可能让他有些误会。”回忆了一下之前在夏视与王世风的交谈,艾弗森沉吟片刻说道。

说实话,他有些后悔,早知道这小子有如此才能,当初就直接聊合作了。

“不行,我愿意出售股份的唯一要求,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针对星河传媒,直到对方,或者我们破产。”郑秋坚定的摇头拒绝道。

“郑总,据我所知,您和王世风之间的恩怨似乎都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吧,而且我知道您的女儿也在他们公司,合作的很愉快,

你们大夏不总说和气生财吗,为什么不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良性竞争,发展大夏娱乐产业呢?没必要争个你死我活吧。”艾弗森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决定宁可向王世风低头,也要当个和事佬。

“你们西方资本不是只信奉商场如战场吗,什么时候改和气生财了?那你们为什么不和嗦泥携手并肩呢?”郑秋笑呵呵的反问道。

花纳和嗦泥两大国际娱乐巨头,已经互相斗争二十年了,双方经常在影视,音乐版权上打的头破血流,这事儿已经是圈内笑谈了。

艾弗森尬笑一声“看来郑总和王世风积怨颇深啊,那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反而想要看一下郑总的决心了。”

“我可以低价割让大夏第三大院线,市占率11的秋雪院线,并且可以牵头兼并市场上一些小型院线,整体接近20左右市占率,一口价400亿,还可以转让一批工业用地。”郑秋沉声道。

艾弗森闻言精神一震,20的院线已经接近千里院线的22了,而且还便宜了将近200亿,这笔买卖大概率不会亏。

而且更重要的是,郑秋后面的优惠条件,转让工业用地!

郑秋背靠郑家,是夏国第二大地产商龙图的背景在圈内几乎人尽皆知,龙图能有多少优质资源也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向花纳这样的外资本来是没有资格插手的。

花纳虽然是娱乐公司,但是并不意味着只做娱乐产业,任何有利可图的产业,它都不介意吃一顿。

囤地,是一个不错的项目,相信总公司一定会感兴趣的。

艾弗森按耐着内心的兴奋,面前依旧十分纠结的和郑秋磨了半个多小时的嘴皮子,最后初步敲定了合作意向。

连带着郑秋手上最后的20股份,以及20院线资源,打包作价500亿出手,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划算了。

天宇传媒作为一个千亿级的传媒集团,虽然有一些水分,但是这个估值也算是半卖半送了,相信总部得知这个好消息,一定会同意的,至于郑秋想要继续担任ceo的要求,也无关痛痒了。

艾弗森乘兴而来,得意而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