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十四章 杀鸡骇猴 (第2/2页)

加入书签

稍显年轻的年轻人突然感觉下雨了,结果睁开眼睛,发现一片漆黑,原来自己被吊着的,眼睛被蒙住了。

耳边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谁派你们来的?”

年轻人牙齿打颤的结巴说:“大大大佬,我不知道你你你你说的是什么。”

“再问你一次,不说一根手指。”冰凉的声音又传来。

“大哥!我真的不……啊…啊啊…”

话没说完右手小拇指,就被人握住了,掰了到底不说还扭了一下。

“说!谁派你来的。”

“啊…啊…我说你妈,艹……嗷……嗷”小青年知道自己的无名指又是同样的待遇,真疼啊!

“说!谁派你来的。”

“大哥,我真的不……我说……我说……”年轻人屈服了,冰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受,他知道,如果不招,真的一根手指都保不住,因为他的左手中指被握住了。

明显那个人知道,自己的右手已经,痛的没有知觉,所以左手有。

接着耳边冰冷的声音传来“回答慢了”接着左手的中指被掰断了。

年轻人痛的鼻涕眼泪横流,哭着我快速说到:“我大佬!我大佬让我来的,说绑一个小孩子,给我分我五万!”

“谁是你大哥?”

“就是和我一起的那个。”

“你们是哪个帮派的?在那片混,大哥是谁。”

“合福记,洪帮三十六脉之一。”

“你们帮会核心成员有多少?为什么?”

“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只是听过大哥说过一嘴,有两千多人。呃!”接着感觉头部一痛,没了知觉。

这个时候,另一个地方年纪大的人也在遭受同样的结局,只是他没有小年轻的能抗,一根手指就什么都说了。

李文扬听到结果后,脸色阴沉下来,原来是前几天有几个小混混报名合福记,来收保护费,?

自己没有理会,合福记?自己都没听过好吧!从公司开业,来了几波人了?

但是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绝对不可饶恕。

唯一的一点良知,还知道不要伤人,恐吓一下自己要钱,不过他眼是瞎的吗?看不到自己的安保大队?

虽说不让伤人,但这不代表我能放过你。

李文扬声音阴冷的说道:“军哥!麻烦了。

我家人哪里以后加派两倍人手保护,查查这个合福记所有成员,还有主事人的家人亲属的所有底细,要详细的。”

张建军:“是!扬少。”……

魏金三,小名三金,绰号:青皮。

这个外号说来搞笑,就是因为他小时候的头皮发青,所以被喊成外号。

自称洪帮三十六支脉之一,实际是帮会实力在香江连二十也排不上。

父亲三十年代国民战败军连长,带领一帮十几兄弟来到港澳谋生,后来又收拢了几十号人马成立合福记。

帮派驻点元朗外围村,经营花档,赌档为主,后开始收取保护费。

这几年严打,连着端了好几个,还有近半的核心成员被抓进苦窑,实力大减。

就剩下三,四个外围村的盘子,社团穷,人马还减少,好在帮派驻点偏远,油水少,也没人来抢地盘。

青皮开始‘扩充业务’o揽活,放高利贷,收保护费,经历几次小打小闹,也算新行当里站稳了脚跟。

前几天看到报纸说李文扬一本书赚了一个亿,又是草根出身,还开了公司,就动了花花心思,接下来就是……

回到家中,坐立不安,想着今天阿超说的话,心里没底。

妻子看他晃得头疼就问他,他也没法说,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去了奶奶屋子里,说了情况。

老太太拿起拐棍就抽在他身上,狠声说道:“糊涂!

江湖规矩,恨不及妻儿,祸不及家人!我怎么养出你这么一个东西。

知道为什么有那句话吗?

因为出现这种局面,那都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人家能挣亿万家产,能是简单人物?

拿出五百万当花红,我们全家都没希望了,赶紧把人叫回来,趁现在来得及!”

“我下午就去找了,没找到!我没有做绝,就说让他们伤害谁,就是想着抓一晚吓唬吓唬这小……啊!”还没说完,就又挨了一拐棍。

“还没做绝?都要绑人家孩子了,怎么大人惹不起,拿孩子性命做要挟?

找,快去找,找不到就出大乱子了。”

青皮听后连忙爬起来出去,……

李文扬上一世看新闻,知道现在的香江非常乱,毕竟港片拍的黑社会电影都是真实人物改变,确实存在!

不,应该说电影里面,还都是美化后的剧情,要不然过不了审。

自己前身的记忆里就有很多江湖传闻,香江太小了,小到东边的浪声西边听见。

你想想后世法律健全,小额贷的都能逼人跳楼、裸~照。

更何况这个法律不怎么管事的年代,三合会,14k,合胜等,度娘上的信息说,这么大点的地方,竟然有上百个帮派。

特别是现在,还有很多经历三、四十年代逃难过来的老兵,他们那个时候更是野蛮生长。

所以在自己赚的第一笔钱的时候,没有忙着搞投资挣钱,而是忙着搬地方,建立安保体系,自己两世为人,可不想成了别人眼中的肥肉。

这次必须杀一儆百,因为距离铁娘子摔跤没几年了,等到哪一年开始后,香江就会进入一个更混乱的年代。

李文扬坐在椅子上,大姐二姐作陪,姐两个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

小弟如果不拘言笑,身上就会散发着一种威严,并且随着他的年龄一起增长。

“或许,这就是书里面写的,霸气侧漏吧!”二人对视一眼,姐妹的常年感情有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