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5章鸟粪争端和人口 (第1/2页)

加入书签

事实证明

原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事件可以被影响,可以被改变,但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1886年5月,大唐帝国成功的操办了圣皇陛下登基40周年暨大唐帝国建国40周年盛大庆典,诸多辉弘的庆典场面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是如此的鲜活。

时间仅仅过去两个多月,南美洲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三个国家就闹了起来,原因自然是对三个国家都至关重要的鸟粪矿场。

美盟立刻启动调解机制介入调解,试图化干戈为玉帛,制止一场可能的三国间战争。

碍于大唐帝国超凡的实力和领袖群伦的美洲盟主地位,在强压之下,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三个国家不得不捏着鼻子坐下来谈判。

在美盟的框架下,巴拿马和谈前后进行了四轮,耗时5个多月,但是在各方强硬立场下分歧较大,依然不出所料的和谈破裂。

私底下

这三个南美国家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尤其是智利得到英国的物资和武器支持,态度表现的尤为强硬。

1887年元月初

大明宫庭之勤政殿中

这是每周二例行的内阁觐见皇帝陛下的日子,外交部大臣柳达卿在奏报中又提到了此事,直言“这是三个怒火上冲的暴脾气,相互立场南辕北辙,促成最终和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朝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主张必须维持美盟的权威,不能让这场战争真正的爆发。这必将严重削弱大唐帝国一手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的威信。

坐在上首龙座上的皇帝李察始终沉默不语,他正在斟酌此事带来的影响。

如今整个美洲的历史都已经改变x33

早在1818年到1825年间,智利、秘鲁、玻利维亚3国就陆续宣告独立。

在独立之初,三个国家是邻居,又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彼此之间关系蛮不错,最起码表面上是如此。

但变化很快发生

19世纪50年代,在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了丰富的鸟粪资源和硝石矿藏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尴尬起来。

在没有化肥的年代,鸟粪资源开采较为简单,技术含量低,不需要多少成本就能直接开采,能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正好适合智利、秘鲁、玻利维亚3国的情况。

硝石矿藏可以用来制作火药,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鸟粪资源和硝石矿藏都可以用来出口,获取大笔金钱。

所以,原本干旱贫瘠的沙漠一下子变成了聚宝盆,3个国家都对这片沙漠虎视眈眈,宣布对其拥有主权。

这也是19世纪国家间的常态,由于刚刚脱离殖民统治,相互之间边界都没有明确划分,阿塔卡马沙漠争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后来在大唐帝国和英国的强势参与下,智利与上述两国合资组建了太平洋英唐硝石公司,各自占据一定比例的股份,在阿塔卡马沙漠开采硝石矿藏。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智利与智利,玻利维亚达成协议,玻利维亚允许硝石公司进入自己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采矿。

智利放弃南纬24°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用于补偿对方。而玻利维亚一方则同意,在25年内不提高对硝石公司的税率。

这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协议,智利和大唐、英国获得了宝贵的矿产资源,玻利维亚获得了稳定的税收。

可是,1885年玻利维亚为了筹措压力巨大的战争赔偿(注,赔付给大唐帝国),单方面撕毁协议,提高硝石公司的税率。

太平洋英唐硝石公司当然不干了,凭借着雄厚的背景拒绝纳税,而这促使了双方矛盾愈发尖锐。

于是,1886年初,玻利维亚干脆没收了硝石公司的全部资产,将之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充为税收。

玻利维亚的底气来自于秘鲁,两国间已经签署了秘密的军事同盟协议,旨在共同对付智利。

面对不知好歹的玻利维亚,智利军政府哪里能够忍得下这口气?

于是在英国的暗中支持下,智利计划进行军事反击……

这时候的美盟强势介入,将剑拔弩张的南美三国生生的按了下来,启动美盟的纠纷调解机制,从而开始在巴拿马的三方和平谈判……

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三国的强硬态度,令四轮和平谈判全都破裂,和平前景蒙上了严重的阴影。

从这里,就能看出美盟的缺陷了。

“美洲合作组织联盟”是一个标准的经济联盟,其合作范畴延伸至政治,文化和外交领域,但没有触及最核心的军事领域。

“美盟”下设国家间纠纷调解机制,还拥有一个五千人的“美盟维和军”,实际上一直都没满员,至今也只有3300余人。

一些较小的国家间矛盾可以调停,但类似“阿塔卡马沙漠争端”这样关系到重大利益和领土的问题,就显得力有未逮。

“欧洲有句谚语;英国佬走过的地方,鱼塘里的鱼都会打起来。”皇帝李察摇摇头说了一句,殿堂上下立刻肃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龙座上的君主。

皇帝李察也没有再咨询众臣,而是径自的说道;

“帝国力主的巴拿马和谈屡屡破裂,这与英国人始终在背后小动作不断脱不了干系。

这样下去,就陷入了不断破裂的怪圈。

智利人想打这一仗,玻利维亚和秘鲁一方也对自己有信心,想要武力解决对手。

英国人不断的煽风点火,欧洲各国都想看我们的笑话,只有帝国在努力的弥合各方分歧,试图维持美洲和平的虚假局面。

这样有什么意义?

谁都知道我们亲密盟友英国人一直都想搞乱美洲,无论是北美洲还是南美洲,总是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x33

大唐帝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一手遮天,英法德比荷等国都在南美洲有殖民地,有驻军,这是历史演变至今的现实。

帝国政府必须要正视;

“美盟”这一新生事物在发展中,要承受风雨,要承受曲折,要承受困难和阻碍,才能不断的汲取教训,发展壮大起来。

一味的呵护并非好事,也许让这些南美国家撞得头破血流,才明白和平的珍贵。

到了那时,才是彻底解决“阿塔卡马沙漠争端”合适的契机,推动和平事半而功倍。”

皇帝陛下的话犹如拨云见日一般,令朝臣们瞬间思路清晰起来,不由得齐声奏道;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

思路明确了,政府下面的决策就变得有章可循,无非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作为美洲盟主,帝国政府还是要尽力促成三方和谈,哪怕表面文章也要做足了,让其他的美洲各国挑不出毛病来。

实在要打,那就打呗!

进入1887年

大唐帝国依然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发展国内经济上来,着力深化第2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科技进步,各种新发明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底特律成立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1886年,特斯拉因与爱迪生科学理念上的分歧而辞职创建了特斯拉电灯与电气制造公司,开始深入研究交流电。

在1886年

大唐帝国涌现出了7870余家从事新型化学研究和电器的科技公司,各种新发明达数万件之多,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

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源自于大唐帝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重视教育理念,良好的科技氛围,吸引了世界上大批的科学家来到帝国定居,创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