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六十二章 还挺招人稀罕 (第2/2页)

加入书签

“听见没有,可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

改编拍摄《水浒传》,这件事在决定拍拍《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曾被一并提起。x33

只是因为当时资金有限,才把《水浒传》暂时搁置了。

等《三国演义》差不多要杀青的时候,这件事又被人重新提起。

当时呼声最高的导演人选,就是王福林。

只不过被王福林以身体为由给拒绝了。

连着拍了两部名著,王福林已经知足了,不敢再奢求更多。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也该培养后辈人才了,像他这样的老家伙不应该一直在位置上占着不动。

今天台里刚开了会,《水浒传》正式立项,还是广电牵头,央视具体组织筹备。

开会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总导演的人选。

王福林已经明确拒绝了,另外也有人提到了杨婕导演,可很快也被否决了。

那个倔脾气的老太太,没有人愿意招惹。

当初拍《西游记》的时候,老太太就没少给领导“添麻烦”。

那么还有谁?

《三国演义》的几位分组副导演都有人推荐。

其中张少林的呼声最高,可就在这个时候,阮若霖却提出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选。

顾北!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反应过来,只是觉得耳熟。

被身边的人提醒之后才记起来这人是谁。

顾北不是茗芊影业的老板吗?

让他做《水浒传》的导演?

阮若霖是怎么想的啊?

顾北不合适?

《知否》是谁拍的?《亮剑》是谁拍的?

王福林也适时的表示,之前《三国演义》剧组在云南拍摄期间,顾北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副导演。

接下来熟悉顾北的人也纷纷介绍起了顾北的履历。

最让人意外的便是,顾北曾做过《西游记》的现场统筹。央视的领导也并非都是外行,很多人都是从一线慢慢做起来的。

自然明白现场统筹对一个剧组的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现场统筹甚至作用要超过导演。

接着王福林又表示,《三国演义》筹备之初,顾北全程参与,并且剧中的主要演员都是顾北选出来的。

这个就更牛掰了。

《三国演义》播出之后,剧中的所有主要演员都备受好评。

像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仿佛重新活了一样。

《水浒传》里面同样有许多经典人物,要拍这部名著,最要紧的就是选出最适合的演员。

像武松、鲁智深、李逵,这些人物如果观众不满意的话,整部戏就毁了。

顾北选演员的眼光,的确是一个极大的筹码。

要是这么说的话,阮若霖提议顾北来做《水浒传》的导演,还真不是无的放矢。x33

但是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就定下顾北做《水浒传》的导演。

“我先跟你通个气,你好好准备一下,到时候,台里选的顾问团会找你谈话。”

这是还要面试呗!

可问题是,顾北还没考虑好呢。

要说有机会执导《水浒传》,顾北确实挺心动的。

此前的《西游记》,顾北全程参与了,《红楼梦》曾挂过一个顾问的衔儿,《三国演义》也参与了前期的筹备。

现在就差一个《水浒传》了。

可一旦接了这个差事,那就意味着漫长的创作过程。

没有两三年根本结束不了。

想到要长时间泡在剧组,顾北便本能的抗拒。

“我们都说了这么多,你倒是表个态啊!”

“我?”

顾北的心里一阵纠结。

“杨导也向台里推荐了你。”

杨导?

顾北一愣,他还真没想到,亲友团里还有杨婕导演。

“我也不知道你小子怎么就这么招人稀罕,这么多人替你说话,你还犹豫什么,痛快点儿。”

阮老太是个急脾气。

“主任,这个事您总得容我考虑一下,跟您说实话,我确实有点儿心动,可这里面牵扯的事太多,而且,一旦真的定下来,从筹备到开机,再到杀青,没有两三年都结束不了,我也得问问小旭的想法。”

这是实在话。

“行吧,你尽快,我实话跟你说了吧,资金现在已经到位了,台里的想法是明年开机,时间不等人,你得尽快做决定。”

顾北点点头,之前只是提过一嘴,他也没真的当回事,现在看起来,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离开央视,顾北便开车回了家,到家后就进了书房,翻出那本《水浒传》看了起来。

和此前被央视翻拍的三部名著一样,要拍《水浒传》,该怎么定调子至关重要。

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拍的话,所谓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能配得上这个好字的屈指可数。

可要是一味的粉饰,就丢了原著的味道。

哪一个需要重新刻画,哪一个可以尊重原著,这才是最考验人的。

“干什么呢?一到家就把自己关书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